第四十三章:七星屍(上)(第3/3頁)

唐千林駐足停下,環視周圍一圈道:“我現在給你解釋什麽叫七星屍,但在這之前,我得從頭給你說說,關於古代對屍體的認知……”

東漢學者班固認為“屍之為言失也,陳也,失氣亡神,形體獨陳”,也就是說,死亡帶走了活人的精神和思想能力,將其轉化成為一個純粹的物質存在。

這種純粹的物質存在,對活著的人產生了敬畏,也帶來了厭惡和恐懼,在這一過程中,葬禮就出現了,人們需要利用一種社會活動來克服這種本能的生理和心理的反應,讓死者的親屬不再回避一具會逐漸腐爛的屍體,而把屍體當做依然具有活人欲望和感覺的主體。

同時,人們也逐漸受宗教和想象的影響,產生出人死後,只是轉換了形態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甚至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形態上的變化。

例如禹的父親鯀在死後就變成了一條大魚,逐漸的這類的傳說也形成了“死後不朽”的信仰,同時“屍解”這一概念也開始流傳。

傳說漢武帝時期,方士李少君死後被漢武帝命人打開棺槨,卻發現屍體不見蹤影,只有死時穿的衣服還留在其中。

這是美好向上的一方面,而對立的另外一方面就產生出了“屍變”這種古怪的理念,僵屍就是其中之一。

倪小婉聽到這,加上身處的這個環境,畢竟是個女孩子,渾身不由自主抖了下,問:“師叔,七星屍也是僵屍中的一種吧?”

唐千林道:“沒錯,用大白話來說,比僵屍要高級一些,換句話說,在縫千屍這一派中認為,如果合理保存屍體,即便不能讓其起死而復生,也可以通過特殊的手段,讓他恢復生前的模樣。”

倪小婉聽完搖頭:“不懂。”

“死而復生是每個宗教乃至於異道之中研究的重點,但至今為止,除了傳說之外,還沒有人敢站出來說,他親眼見過有人死後復活的。”唐千林繼續往前走,穿梭在各個棺材之間,“有些門派研究棺材,例如開棺人,有些研究屍體,例如縫千屍,說白了,大家都是想搞清楚生死的秘密,畢竟看透人生就會明白,除了生死之外,其他的事都不算事,如果人可以把生死都看透,那就達到了一個普通人永遠達不到的境界。”

雖然唐千林解釋的還不算明白,可倪小婉自己琢磨了下,上前道:“師叔,你的意思是指,七星屍也是縫千屍想研究死而復生的一種辦法?”

唐千林笑道:“沒錯,你很聰明,的確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