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4/6頁)

“太棒了,”雷吉說,“有了這些東西,攀登北坳就容易多了,而且有了固定繩索和繩梯,挑夫也能更安全了。不過我恐怕我沒有足夠硬挺的登山靴來配這種尖冰爪。”

“只有領頭登山者才需要冰爪,”理查說,“而我保證肯定不會是你第一個上去。”

“我多帶了一雙硬挺的登山靴,”讓-克洛德說,“我覺得你穿上或許合適。我現在就去拿來,我們來看看怎麽樣。”

這雙靴子的確適合她。她揮舞了幾下短破冰錘,練習了一下。理查壓根兒都沒正眼瞧她,不過我能看得出來,他可是強忍著才沒去看雷吉。

“我為你們所有人準備了一個新發明。”雷吉說。她去了儲藏室,幾分鐘後回來時手裏拿著四副像是皮帶橄欖球頭盔的東西,也很像煤礦工人戴的皮帶。不過那東西後面有兩塊絕緣電池,前面有一個電動礦燈。

“去年九月從珠峰回來之後,我就準備了這些東西,”她說,“蒙特福特勛爵曾在威爾士有很多采礦生意,這些都是最新型的,電動頭燈,而不是可能引發爆炸的碳化物火焰。電池有點兒沉,不過它們可以支持頭燈開啟四個小時……而且我有很多多余的電池。”

“到底有什麽用呢?”理查一邊把皮帶、燈和有些沉的電池舉在一臂距離的地方,一邊問。

雷吉嘆口氣。“去年,當諾頓、諾埃爾和其他人大敗而歸退回到大吉嶺的時候,我和他們聊天時他們告訴我,馬洛裏和歐文本來計劃在淩晨6點或6點30分離開高山營地,可他們做所有事兒的時候都慢騰騰的。穿好靴子,在火爐上把雪融化,以便在出發之前燒熱水熬熱粥,結果卻推翻了炊具,還有背好氧氣罐並將之調好,在那樣的海拔高度,一切做起來都是那麽慢,所以一直拖拖拉拉到了8點多才離開營地。要想嘗試登頂,這個時間離開營地就太晚了。就算他們登頂了,也沒有可能在天黑之前下山返回五號營地。或許連黃色地帶都到不了。”

“你認為腦袋上戴著這些……這些……東西,登山隊能多早離開營地?”理查問。

“不能晚於淩晨2點,迪肯先生。我建議在真正嘗試登頂的前一夜近午夜時分離開營地。”

一想到要在夜裏登上那麽高的海拔,理查便哈哈大笑起來。“我們肯定都被凍僵了。”他輕蔑地說。

“不會,不會,”讓-克洛德說,“還記得嗎,理查,這還要多虧你,我們有了芬奇先生那些特別暖和的鵝絨夾克,足夠我們幾個和四位夏爾巴人穿。而且,我覺得布羅姆……雷吉這麽說很有道理。夜裏雪崩會少很多。雪和冰也更為堅固。在比較堅硬的雪和冰上,新的冰爪效果更好。而且如果這些頭燈真能把路照得很清楚的話……”

“這些頭燈給數百名現代威爾士礦工照清了路,”雷吉插口道,“至少工程師和監工因此受惠。而且,在黑漆漆的礦洞裏,威爾士礦工可享受不到星光或月光。”

“太棒了!”讓-克洛德說。

“很有意思。”我說。

“午夜時分離開高山營地嘗試登頂,”理查說,“簡直瘋了。”

*

因為要徒步去珠峰,我們一共用到了40頭騾子,而每一只騾子都能馱兩個包裹,即可負重160磅。一位夏爾巴人挑夫除了要背著非常重的裝備,還要負責牽兩頭騾子。

不過雷吉一直要求帶更多速食食品去。理查則堅決反對她的提議。我們吃了一頓美味的野雞晚餐,喝了口感極佳的白葡萄酒,那酒在玻璃的映襯下美極了,吃飯的時候這兩個人又向對方開火了。

“我認為你不理解我對這次探險背後的想法,布羅姆利-蒙特福特夫人。”理查冷冷地說。

“我非常理解,迪肯先生。你打算用阿爾卑斯山式攀登方法向世界上的最高山發起沖擊,把那裏當成馬特洪峰來攀登。你計劃在沿途的西藏村落裏買盡可能多的食物,還要打獵獲取更多的食物,野山羊、兔子、西藏原羚,也就是一種西藏的小羚羊,白鹿、喜馬拉雅巖羊,所有你能找到和獵到的獵物。”

“說得不錯,”理查說,“你自稱登過阿爾卑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那麽你就該知道,從來沒有人用過阿式登山法攀登過珠峰。”

“這是有原因的,迪肯先生。不止因為珠峰太高,還因為珠峰的氣候。就算現在還沒到季風季節,山上的氣候也可能瞬息萬變。珠峰有它自己特有的氣候,迪肯先生。你根本不可能有足夠多的便攜食物在山上撐好幾個星期,如果能夠以星期計時的話。你知道,食物快耗盡的時候,你也不可能總是從絨布冰川下去,翻過龐拉山口,到協格爾鎮去買吃的。而且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龐拉山口靠近珠峰一邊的小村莊初冬也沒有足夠多的多余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