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湖邊的修道院 12(第3/4頁)

“這就是本被殺的原因?”

拉馮聳了聳肩,說道:“可能吧。”

“誰會因為一本書而殺人?”

拉馮猶豫了一下,把萬湖會議的協議放回了档案袋。之後,他擡起頭,眯起眼睛看著加百列,突然倒吸了一口氣。

“當時,有一個政府很特別,艾希曼和路德對它很重視。它在戰時和德國納粹黨以及協約國都有外交往來。而且,這個政府在那些發生過抓捕和大屠殺猶太人的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設有外交代理機構,如果這些代理機構強烈幹預此事,那麽納粹德國的如意算盤就很難再打下去。正因為如此,艾希曼和路德覺得擺平這個政府很關鍵。與此同時,希特勒也看到了這個政府的重要性,從外交部派出了高級官員、德國貴族恩斯特·馮維紮克男爵作為外交大使。加百列,你知道我說的是哪個政府,對吧?”

加百列閉上了眼睛:“梵蒂岡。”

“正是。”

“那麽,跟蹤我的那個人到底是誰呢?”

“問得好。”

加百列朝著拉馮的辦公桌走去。他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拉馮用不著問,從加百列那堅毅的下巴以及手部的按鍵力度就可以猜到他是在給誰打電話。當一個人被不知姓名的敵人跟蹤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個懂得如何以惡制惡的朋友。

站在著名的維也納音樂廳台階上的那個人具有奧地利人奔放而英俊的外表,也有維也納人精銳的氣質。如果有誰和他說話,他就會用德語回答。他表面看來像是一個年輕富有的公子哥,經常在這兒欣賞維也納的波希米亞式天籟之音。實際上,他既不是奧地利人,也不是在維也納長大的。他名叫伊弗雷姆·本-亞伯拉罕,在內蓋夫一個臟兮兮的住宅區長大,那裏離他現在住的地方很遙遠。

他仔細地看了一下手表,又朝貝多芬廣場寬闊的地帶巡視了一下。和往常一樣,他很緊張。其實這次任務很簡單:和一個特工碰面,把他安全地帶到使團的情報交流室。不過,他要見的這個特工可不是一般人。在執行任務之前,維也納站的特工主管已經明白地告訴本-亞伯拉罕說:“如果你把事情搞砸了,阿裏·沙姆龍會找到你,然後親自擰斷你的脖子。不管你做什麽,不要試圖和那個特工講話。他是最難讓人接近的家夥。”

本-亞伯拉罕把一支美國煙卷塞進了嘴裏,並用打火機把它點著。就在這時,透過打火機跳動著的藍色火焰,他從黑暗中看到了傳說中的特工。他把煙丟到濕地上,用鞋尖把火熄滅。他盯著那個人,只見那人在場地裏走了兩圈,後面只跟著一個穿著打扮不修邊幅的矮個子,梳著亂蓬蓬的頭發,穿著褶皺的外套。矮個子也是個奇人,名字叫作伊萊·拉馮。在一次研討會上,拉馮曾作為客座講師給新成員講解一對一作戰經驗,本-亞伯拉罕就是在那兒見過他一次。那天,他給他們講述了和“黑色九月”作戰期間發生的一些事情,一直講到淩晨三點。

本-亞伯拉罕用敬仰的目光看著這對傳奇人物,只見他們像是水中的遊泳健將一樣,在黑暗中遊弋於人群中間。他們所走的路線有些刻板,需要嚴密而準確的配合,一旦有人犯了錯誤,就會有人為之犧牲。集體執行任務就是如此。

最後,這位年輕的官員走下台階,來到目標跟前,說:“穆勒先生。”那位傳奇人物擡起頭,說道:“很高興見到你。”

拉馮已經不見了,就像鉆進了看不見的幕簾中。本-亞伯拉罕把手伸進那位傳奇人物的胳膊肘裏,然後拉著他朝著城市公園黑暗的人行小路走去。他們繞圈走了十分鐘,小心地巡視著後面是不是有人跟蹤。這位傳奇人物比本-亞伯拉罕想象中的要矮,清瘦而儉樸,像個自行車騎手。很難想象他就是那個幹掉了一半“黑色九月”成員,並混進阿布·吉哈德在突尼斯的別墅,在他妻子和孩子面前將他擊斃的人。

傳奇人物什麽也沒說。仿佛是在傾聽敵人說話一樣,走在小路上沒有一點聲音,簡直像個鬼魂。

汽車停在離公園不遠的一條街上。本-亞伯拉罕上了車,坐在駕駛員的位子上,他們開車繞著整個市中心兜了二十分鐘。這一站的特工主管說得很對,這位傳奇人物真是個不好接近的人,一路上說的唯一一句話就是禮貌地請本-亞伯拉罕把煙掐掉。他說德語的時候,像極了柏林市民。

沒有人在後面跟蹤,本-亞伯拉罕見狀,在維也納的東北部地帶拐進了一條名叫安托弗蘭克蓋斯的狹窄街道。街上的第二十號建築是過去幾年裏多次恐怖襲擊的目標,裏面戒備森嚴。奧地利情報局也一直盯著這個地方。當他們把車開到地下停車庫入口的時候,那位傳奇人物突然彎下腰,把頭藏到了儀表盤下面。瞬間,他的頭輕輕地碰到了本-亞伯拉罕的腿。本-亞伯拉罕只感到那人的頭皮猶如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一樣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