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套在女人皮中的男人愛德華·西奧多·蓋因(第2/4頁)

在當地,蓋因有個外號,叫“老好人艾德”(蓋因的小名叫艾德)。在當地人的心目中,蓋因雖然行為有些怪異,但是卻讓人很放心,有許多家長甚至把孩子交給蓋因看管,鎮上的很多孩子也喜歡找蓋因玩。蓋因案件發生後,警察還特意去調查當地的孩子,詢問他們是否遭受過蓋因的威脅,或是蓋因向他們做過奇怪的事情,但都遭到了否認。不過有的家長卻說,他們曾聽孩子說過,在蓋因的家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面具和萎縮的頭顱。不過當時家長並未重視,只認為這是小孩子的胡言亂語罷了,沒承想居然是真的。

蓋因在殺害瑪麗和沃頓夫人之前,一直把屍體作為自己作案的對象,總是想著法子去盜墓。至於蓋因後來為什麽朝著活人下手,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認為死人已經無法滿足蓋因,所以蓋因才選擇朝活人下手。另一種說法認為,蓋因從來沒有想過殺人,他想要的只是屍體,但後來天氣變冷了,挖掘屍體變得困難起來了,所以便只好殺死活人。

那麽,蓋因為什麽會變成這個樣子呢?這還得從蓋因的幼年經歷說起,在蓋因的人生中有一個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個人便是蓋因的母親奧古斯特。奧古斯特是個狂熱的宗教信徒,對道德有著十分苛刻的要求,並且讓自己的孩子相信“女人就是魔鬼”,禁止孩子發生婚前性行為,如果一個女人值得你和她發生關系,那麽她也適合結婚。後來奧古斯特甚至要求自己的孩子發誓,要終身保持處男的身份。對於母親的這些教誨,蓋因一直牢記在心,直到臨死前還是一名處男。

父親這個角色在蓋因的生命中被大大弱化了,因為奧古斯塔告訴蓋因,他的父親喬治是個無用的人,是個失敗的男人,無法為蓋因創造美好的未來。但同時,父親對於蓋因來說也是個恐怖的存在,因為喬治會打他。有一次,蓋因在外面受到了其他孩子的欺負,跑回家向父親哭訴。父親不僅沒有安慰他,反而痛打了蓋因一頓。從那以後,蓋因再也不信任父親,並且把對父親的這份依賴統統轉嫁到母親的身上,對母親更加依賴。

奧古斯特認為城市中的人都是不道德的,便把家搬到了一個小鎮上,為了保持孩子道德的純潔性,奧古斯特把家安在了人煙稀少的一個農場之中。除此之外,奧古斯特還不讓蓋因和其他孩子玩耍。

蓋因還有一個哥哥名叫亨利,亨利不僅比蓋因大兩歲,而且更有主見,對母親的教育方式十分不滿,甚至與母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在亨利看來,蓋因對母親的那份過分依賴之情也是不正常的。亨利的這種反抗應該算得上是一種正常的表現,但卻給蓋因帶來了不小的苦惱。在蓋因的心中,母親是不可侵犯的存在,而亨利則是疼愛他的哥哥。但是這兩個人卻發生了爭執,蓋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支持誰。

後來,蓋因一家人所居住的農場附近的沼澤發生了一場大火,蓋因和亨利都參與了救火,但亨利卻意外死亡了。警方通過調查後認為,亨利的死不是一個意外,蓋因應該負有責任。因為蓋因在報警時告訴警察,他在撲滅大火後找不到亨利了。但當警察趕到後卻發現蓋因就停留在亨利的屍體旁。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後,警察排除了蓋因的嫌疑。蓋因雖然獲得了無罪釋放,但卻遭到了鎮上人們的懷疑,人們認為亨利就是被蓋因殺死的,因為亨利觸犯了奧古斯特的權威。

1940年,蓋因的父親喬治死了。奧古斯特告訴蓋因,喬治是死於他的軟弱,他死後一定會下地獄。實際上,喬治是因為肺炎死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蓋因開始打工貼補家用。蓋因還做過為他人帶小孩的工作,他對於這份工作十分滿意,在蓋因的心中,小孩子比較容易溝通。

1945年奧古斯特的死亡,讓蓋因徹底陷入了痛苦和孤獨之中。在奧古斯特死後,蓋因便把母親的臥室和起居室都用木板封存起來,保持著母親生前的模樣。在警察因為沃頓夫人的死調查蓋因的家時,就發現了這個被木板釘起來的房間。警察本以為能從這裏發現更多屍體,但當警察把木板去掉後,卻被眼前一塵不染的景象震驚了,因為眼前的屋子和蓋因的房間比起來真是雲泥之別。

奧古斯特是個控制欲很強的母親,而且非常霸道,強制要求孩子像她一樣生活。所以當奧古斯特去世後,蓋因首先感覺到的是解脫,因為再也不會有人管他了。但是蓋因很快就變得無所適從了,因為他從小被母親禁止接觸外人,所以在人際交往方面顯得十分笨拙。不過蓋因不久就找到了感情的寄托,那就是讀書。

因為母親的關系,蓋因從小就不善於和他人交往,在學校也是個孤獨的存在。當母親發現蓋因或亨利有新的朋友時,就會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懲罰。於是蓋因就開始從讀書中尋找安慰,但蓋因只對兩類書籍有興趣,即人體解剖和德國納粹的人體試驗。在母親去世後,蓋因又喜歡上了一類書籍,即盜墓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