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奶奶殺手(第4/7頁)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在連續5起襲擊案件發生後,警方依然沒能找到哪怕一名目擊證人,假設兇手是外來的陌生人,那他一旦進入社區內部,就會馬上引起社區其他成員的注意,這也就意味著兇手很可能就是社區內部的常住居民,而且他和其他居民之間的關系很融洽,所以社區內的其他居民才沒有注意到任何可疑的人。

兇手使用絲襪勒死被害人的行為,除了暴力宣泄內心中的仇恨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對被害人實施性侮辱。在這幾起兇案中,用絲襪勒死被害人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舉動,兇手這樣的行為代表著在兇手的心目中,殺人並不是最終目的,殺人只是為了方便他實施更深一層的侮辱行為。

兇手在殺人結束之後,總是會將被害人的物品整理得非常整齊,這除了有侮辱警方的含義之外,還意味著兇手很可能本身就有著隨時整理物品的習慣。在正常情況下,只有現役或者退役軍人才會保留這種習慣。

連續發生5起兇殺案之後,警方抽調了70多名資深警探,成立了專門偵破此案的專案組,警方還多次組織老年人參加安全培訓,提醒這些老年婦女在外出的時候注意個人安全。各大媒體也爭相報道與兇案有關的細節,政府還將懸賞金額提升到了20萬澳元,可盡管如此,警方依然對“老奶奶殺手”一無所知。

93歲的穆裏爾·貝蕾爾·科納身體一直很好,她獨自一人在莫斯曼市馬斯頓街的一棟寬敞公寓內生活了39年。穆裏爾太太習慣不鎖後門,她從不擔心自己的安全。鄰居們提醒穆裏爾太太要注意個人安全,但她並沒有放在心上。

11月23日,穆裏爾太太獨自出門購物,下午5點鐘的時候,穆裏爾慢慢走到了家門口,就在她打開大門的時候,兇手從後面襲擊了她,當時她奮力掙紮起來,兇手又繞到她的前面狠狠地擊中了她的頭部,然後又把她往屋內拖。這時穆裏爾太太依然在掙紮,兇手又重重擊打了她的頭部。殺死穆裏爾之後,兇手和以往一樣處理了兇案現場。

第二天,穆裏爾太太的屍體才被鄰居發現。由於發現兇案現場的鄰居是一名女護士,她很好地保護了案發現場,警方終於在兇案現場找到了迄今為止“老奶奶殺手”一案中的第一個證據——一個沾有血跡的鞋印。警方並沒有將這個消息公之於眾,以防兇手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將作案時所穿的鞋子處理掉。

法醫通過鞋印判斷出了鞋子的款式,這是一雙中老年人穿的男士皮鞋,這雙鞋比較寬,但並不長,所以兇手的個頭應該並不高。同時,這條線索還排除了警方之前的推測,兇手顯然不是一個年輕人。

為了讓兇手放松警惕,警方還在犯罪心理畫像專家的建議下,在案發現場不遠處的工地內大肆采集證據,並對外宣稱兇手曾在這片工地裏出沒,工地內的鞋印就是兇手留下的。警方的行為讓兇手打消了警惕心,因為他從來都沒有去過那處工地。盡管如此,兇手還是用鹽酸將作案兇器處理了一遍,在他看來,這樣就能做到萬無一失了。

犯罪心理畫像專家在整理警方的日志時發現了一條重要線索,有人在案發時間段內於兇案現場附近發現了一名有著銀灰色頭發、穿著銀白襯衫、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當時,這名男子正在兇案現場附近徘徊。犯罪心理畫像專家馬上在警方的電腦档案庫內輸入關鍵詞——灰發男子,搜索的範圍是悉尼北海岸前一年的犯罪報告,搜索的結果讓警方十分興奮。

在這次搜索中,警方共找到了6名嫌疑人,其中一名灰發男子曾在一年前在莫斯曼襲擊了84歲的瑪格麗特·托格亨特,這名男子的名字叫約翰·維恩·格拉佛,顯然這名灰發男子很可能就是警方要找的人。格拉佛是一名餡餅銷售員,警方先通過電話詢問了格拉佛,但格拉佛拒絕回答任何問題,並聲稱自己會在第二天帶著律師去警局,可是格拉佛並沒有這麽做。

第二天傍晚時分,警方再次打去電話,格拉佛的妻子大發雷霆,她聲稱警方的這種無端懷疑讓格拉佛幾近崩潰,他買了大量安眠藥試圖自盡,但這家人過激的態度讓警方更加懷疑格拉佛。經過調查,警方還發現格拉佛已經喪失了性能力。犯罪心理畫像專家認為,格拉佛的這種情況剛好可以解釋“老奶奶殺手”為何要將被害人擺出不雅的性侮辱姿勢,卻又從未性侵過任何一名被害人。

警方決定24小時監視格拉佛的行蹤,並在他的汽車上安裝了跟蹤裝置,希望他可以露出馬腳,找到更多與“老奶奶殺手”相關的證據。通過跟蹤,警方又發現,格拉佛還是一所退伍軍人俱樂部的常客,而這所俱樂部的位置剛好在“老奶奶殺手”活動範圍的正中心。此外,格拉佛還犯有2項婦女猥褻罪、2項攻擊罪和5項盜竊罪。犯罪心理畫像專家非常肯定地告訴警方,約翰·維恩·格拉佛就是“老奶奶殺手”,不過想要將他逮捕,警方還必須掌握足夠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