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鬼子進村(第4/5頁)

  少爺點頭說聽我的,我們又聊了一會兒,我就教了他一些基礎的收購古玩的知識。

  我琢磨著我走完這一趟後,真的還是得去避難,沒個三年兩年的也見不到少爺了,他如果要真開古玩店,他這點水平會賠得連他奶奶都不認識,所以就把我知道的都告訴了他。

  其實我下到鄉鎮裏來收東西的經驗也不多,算上剛出道的第一次和前幾年和我老丈人來的那一次,算起來這次也才是第三次,只不過少爺不知道而已。

  不過收古董其實就是和收破爛一樣,你不能把古董當古董收,你就得當成破爛,說什麽技巧,其實也就一個兩個,現在都已經曝光了,也就是收古董的人還有個習慣,習慣"搭"著買,就是我實際買一不值錢的東西,然後說自己沒閑錢,就一整的,那主人家說我找給你,對不起,不用,我就……隨便找一東西搭一下,你就別找了。

  這一搭,可能就是搭一喂狗的破瓷碗,或者是一老木頭盒子,或者是一用來腌白菜的陶缸子,其實我們要的,是這東西,但是直接去買,別人肯定懷疑,就這破玩意,就肯出這麽高的價錢,那肯定是寶貝啊。

  農民憨厚,但是不笨,到時候他捂著還不賣了,有道理也說不通了,有一次我碰到一大姑娘,看中他家一八仙桌,說了半天,結果一句話給我說漏,她就抱住不賣了,我說算我錯了,你多少錢肯賣,她愣說一百萬,少一個子也不賣,我差點氣暈過去,呵呵一笑,一百萬,您賣外星人去吧。

  後來我回去一趟,那桌子還在呢,上面有一標簽,一百萬。這一家就成釘子戶了。

  還有其二,就是大包圓,跑一人家裏去了,無論找什麽借口,把能買的破爛都買了,其中就有你要的那東西,有一次我見過一人招數很損,看中人家一只碗,洪武釉裏紅,你單買一只人家肯定就知道有問題了,你要全買吧,人家也覺得奇怪,你買人家用過的碗幹什麽,於是自己進了十幾只碗,跑到那人家門口去賣,一分錢一只,那當家的女的一看,一分錢一只,那就是白送啊,一下子全給買了,家裏全換新的。那人就說,你的舊碗就不要了吧,我給您帶出去,順道扔了。那當家還覺得這人真他娘的活雷鋒呢。誰知道自己一寶貝已經給人家海底撈月給換過去了。

  所以這裏面沒多少理論的東西,都是要看自己的反映,按我老嶽丈的話,就是壞水夠不夠多。這方面,少爺要和我學,還真夠他喝一壺的。

  我們聊了一會兒,已經快半夜了,一路上也累,兩個人就都困了,於是各自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老蔡就來叫我們,我們自己的行李本來就不多,於是都背在了身上,一行人就跟著他出發。

  黃沙廠不在鎮邊上,而是靠近山區,一個叫龍灘的地方,那裏是一個小村,老蔡說山路有點遠,需要坐拖拉機然後步行。

  對於我們城裏人來說,進山這個概念,我是沒有的,所以等拖拉機開了有四個小時,還沒有停的跡象的時候,我就問老蔡,這東華山的黃沙廠有這麽遠嗎,他就告訴我,其實直線距離並不遠,但是中間隔著山,有一大段山路,有拖拉機坐還是好的,到了山的裏頭,我們要靠自己步行。

  我這下才明白,所謂進山,並不是閑庭信步那麽輕松。

  "這種鬧鬼的傳說,大多數發生在人跡罕致的地方,因為聽者無法輕易去認證,很多的山溝和山洞都傳說鬧鬼,這也是人們對於未知事物的一種本能應對方式。"那個老教授似乎研究過,很鄭重地和我們解釋。

  一路上並沒有多少樹,都是一座又一座丘陵,又開了一個多小時,拖拉機就沒路開了,我們已經到達了一戶小村子,下了拖拉機,我們找了一戶人家買了頓飯,草草吃了,就開始向山裏步行。

  要是平時,這樣的行軍,我肯定已經眼皮打架了,但是路上風很大,老教授很有趣,講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我一點也不覺得困,反而神采奕奕,興奮異常。

  在對話中我了解這個老教授姓李,來頭不小,聽說還是省裏的什麽代表,他帶來的兩個學生是他最看中的兩個。而那個女的,和他還有一點血緣關系,應該是侄女什麽的。

  他們下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收集一些山西的民間傳說和歷史奇聞,然後編撰成冊,老教授的作風很嚴謹,堅持要自己親耳聽到才算數,他認為這些東西是無形的古董,比那些有形的有價值得多。

  我和老教授在這方面談得很投機,兩個人相見恨晚。

  進山之後,因為地勢很高的關系,樹木逐漸密集起來,開始有點像北方的原始落葉林,老蔡和他外甥在前面帶路,他外甥是黃沙廠的,比較熟悉那裏,所以跟著來了,他們兩個人走得不慍不火,不時地回來提醒我們注意亂石和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