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影子的灰燼(1)

我盯著那個空空的座位,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我不明白世界上為什麽要有同學會這種東西,更不明白為什麽要在過去的舊教室裏舉辦。每個人都坐在曾經的座位上,爭先恐後地說話。班主任坐在講台上面,熱淚盈眶地看著台下那些陌生的面孔。我相信她已經認不出我們之中的大多數,就像我已經難以在他們臉上找回20年前的神情一樣。

在那些已經明顯狹窄了很多的桌椅中,那個空空的座位,宛若一道無法掩蓋的傷口。

我望向她,看見一雙迅速移開的眼睛。在這個夜晚,我們彼此回避,又時時捕捉對方的目光。

她似乎有話對我說,而我,也是一樣。

從小我就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所以,在這所中學讀書的時候,我並沒有多少朋友,除了成宇。他說,他喜歡我的沉默。事實上,和成宇在一起的日子裏,他的話也不多。當我的同學們在陽光下成群結隊地呼嘯而過,在街上追逐本校或者外校的漂亮女生的時候,我和成宇常常躲在我家的閣樓上,各自從那些布滿灰塵的書架上抽出一本書來看。成宇看書的速度很快,或者說,他壓根就沒有耐心從頭到尾看完一本書。所以,當閣樓裏的光線越來越暗的時候,成宇的身邊往往堆滿了各類亂七八糟的書刊。他總是伸伸懶腰,然後對著窗外發一陣呆,隨即大步走到我身邊,一把奪過我正在看的那本書,說:“哈,你又在看這個。”

一個15歲的男孩子用整個下午的時間閱讀《刑事判例研究》,這的確是件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我別無選擇。作為省高級法院刑事一庭的法官,父親給我的第一本啟蒙讀物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當別的小朋友從“人口刀手”學起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了殺人、詐騙和敲詐勒索的意思。我父親大概是我所知道的見證過最多罪惡的人。用他自己的話來講,被他判處死刑的人,已經超過了100個。我父親很樂於讓我知道這些,實際上,在他最終成為一個老年癡呆症患者之前,他始終認為法官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職業,直到他徹底失去理智為止。

同學會進行到一半,集體回憶已經轉化成捉對“廝殺”——大家都各自尋找當年的好友熱烈交談。班幹部們則圍在班主任身邊,迫不及待地炫耀自己這些年來的成就,以證明班主任當年的慧眼識珠。所有人皆大歡喜,我自己一個人悄悄地來到走廊裏。我沒有可以交換回憶的朋友,即使我現在離開,也不會有人意識到又一個座位空了。想到這裏,我絲毫感覺不到悲傷,相反,還有一絲輕松。

這是一所再普通不過的中學,和那些氣派非凡的重點中學不同,這20年來,管理者們似乎無心也沒錢去修葺學校。我點燃一支煙,透過窗子望著樓下的操場。此時已近黃昏,那些破敗的單杠和秋千上都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金色。我知道那間倉庫還矗立在操場的西南角,我還記得它從前的樣子。因為,這20年來,我常常會夢到它。

“在想什麽?”

不知何時,她來到我身邊,卻並不看我,而是望著窗外。

“沒想什麽。”突如其來的單獨相處讓我有些慌亂,“教室裏太吵了。”

“是啊!”她看著正被夜色一點點吞沒的操場,仿佛喃喃自語般說道,“什麽時候回到C市的?”

“上個月。”我不知道老同學相見時應該談些什麽,尤其是面對她的時候,想了想,只能從最基本的寒暄開始。

“結婚了吧?”

她轉過身來,第一次和我對視。20年的歲月似乎在蘇雅的臉上留下了更多的痕跡,她看起來要比那些女同學蒼老一些。也許唯一能讓她們嫉妒的,就是蘇雅依舊窈窕的身材。

“你看。”她笑著舉起雙手,細長的手指上空空蕩蕩。當笑容在她臉上綻放的一瞬間,我又看見了那個清秀、快樂的女孩。

我們站在窗邊聊天。我知道她一直沒有離開本市,大學畢業後就供職於一家出版社;她知道我在深圳闖蕩幾年後,依舊一事無成,最後黯然返鄉照料老年癡呆的父親。言談中,我有些恍惚,仿佛身邊的一切都褪盡顏色。上一次和蘇雅這樣聊天的時候,我們都只有15歲,嚴肅地探討《塞下曲》的作者是李白還是杜甫。

此時,燈火通明的教室裏依舊一片喧囂。我和蘇雅在一墻之隔的走廊裏,彼此讓對方再次熟悉自己。這樣的談話注定是短暫的,更何況,我們都心照不宣地回避那個名字。很快,我和蘇雅就無話可說了。正在我絞盡腦汁尋找話題的時候,走廊的另一頭傳來輕輕的腳步聲。

我下意識地扭頭看去,一個人影在黑暗中若隱若現。他也發現了我們,腳步有所遲緩。當他的臉暴露在教室窗戶裏傾瀉而出的燈光中時,我手裏的香煙“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