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菩提(第2/4頁)

領導指著那片紅點最密集的區域說,這裏是一個新建不久的小區,接連幾天接到業主的投訴電話,說是自己家底樓的可視門禁系統,經常故障,被人按響了,卻看不到人。後來有一個住戶在拿起話筒喂喂喂半天以後,突然看到有一個老廋的梳著清朝辮子的人笑嘻嘻擡起頭,臉離攝像頭非常近,嚇得那家住戶把自己鎖在家裏很多天,直到後來家人打了電話到物管,要求嚴查惡作劇。而那期間,那個小區地下車庫裏的車常常莫名其妙的發出警報聲,還有個別車輛的安全氣囊也爆開了,於是一時間大家對小區裏頻繁發生的怪事眾說紛紜,卻也都沒有個準信。年紀大一點的人說,是正在開挖南城隧道的施工方前陣子挖斷了這一代的“氣脈”,而導致那些多年來死去的鬼魂同時出現為患。好在目前還沒有什麽人員損傷的消息出來,否則的話,居民一定會聚眾鬧事的。

說到這裏,我看到司徒師傅皺了皺眉頭,我也不便多問什麽,但可以肯定的是,司徒師傅絕對認為這是件很難搞的事情。

領導了再說了幾件附近發生的怪事,只不過那到是不算新鮮的故事,我們都還算處理過,也就不值一提。等到領導說,時候不早了,各位如果願意,就在這裏多多商議一下,具體什麽時候開工,明天答復我。

說完和我們握手道別,很快會議室裏就只剩下我們6人,和一個一直開著的投影儀。司徒師傅顯然是認識其他4個人,因為他能夠很清楚的喊出他們的名字,而我相信這四人幾乎和我一樣,正是因為看到司徒師傅留下來了,才毅然決然的跟著留下。司徒師傅望著投影儀上的那張“靈異地圖”,沉默許久,開口問我們:“你們都知道這個紅點最多的地方是哪裏嗎?”

我們七七八八的說,知道。盡管我們都知道這裏是什麽地方,但是司徒師傅還是嘆了一口氣說:是啊,銅元局。

這個紅點最集中的區域,正是位於南岸區的銅元局。對於銅元局的理解和認識,在那天之前,我僅僅知道那裏有很多老房子而已。而對於他的歷史典故,我卻並不怎麽知曉。不過有句俗話是這麽說的,每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問的第一個問題都是幼稚的,於是我當下非常幼稚地問了司徒師傅一個問題,我問他,銅元局發生過什麽大事嗎?

司徒師傅說,銅元局是重慶目前現存不多的古老建築集中地之一,之所以命名為“銅元局”,因為1895年中國清政府和日本帝國簽訂了馬關條約,導致重慶成為最內陸的一個開放性商埠,大量的洋人和日本人都來到了重慶。使得重慶成為了繼上海和南京之後,有一個完全開放的國際性的都市。銅元局原名“蘇家壩”,在當時是一個龐大的家族聚集地,而在1902年的時候,當時的光緒皇帝準旨創辦了“川漢鐵路公司”,本意是想要在這個到處都充斥著主權喪失的川蜀之地,能有挽回自己一絲主權的東西,哪怕這種東西只能是自娛自樂,而且只是象征性的。於是在1905年的時候,由清政府撥款,購入德國和英國的設備,在蘇家壩開設了以制造“銅元”、“銀元”為主的銅元局,為的是在當時的四川各地,掀起一股“即便你占領了我的土地我卻還要發行我的貨幣”,這樣垂死掙紮的舉動。

銅元局,因此得名。

我有點吃驚,對於這個我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我熟知每一個地名,卻不知它的由來,也不了解它的故事,非常慚愧,於是這也成為了我從此深深愛上重慶這座城市的歷史的理由。

司徒師傅說,早在1992年的時候,他因為一個業務而來到了銅元局,在解決事情的過程中,也是和我一樣,偶然得知了這樣的典故。他告訴我們,今天看了那個領導說的事情,有清朝的鬼出現,這讓他想到了當初一直困擾他的一個難題。我問他什麽難題,他說,在早年的調查中得知,在1908年的時候,銅元局來了一個德國人,直接接掌了當時生產和發行的渠道,這從一方面來說,德國人可以名正言順的說我們是來提供技術的,因為你們的設備就是我們德國生產的,另一方面也用這樣的手段來遏制晚清政府對於貨幣復辟的的打算。而這個上任的德國長官,姓詹姆士,異常殘暴,長期不把華工當人看,當時的銅元局華工背地裏都稱呼這個德國人為“詹母豬”,他在廠區內隨意的辱罵和毒打華工,在1909年的一個夏夜裏,當時的德廠發生了一場大火,熟睡中的幾十名華工和正在德廠辦公室裏休息的詹姆士一起燒死,至今也無法考證那場火究竟是人為的故意縱火,還是由於意外造成的。

在當時那個年代,作為一個垂亡在即的封建帝國,人人可欺,而在一個重要的商埠城市死了一個外國的要員,這對銅元局當局和政府來說都是個大難題,於是他們偽造了一個“詹姆士因公猝死”的假新聞,選了個隱秘的地方,用石棺按中國將相的葬法,將詹姆士的屍體深埋。而剩下的燒死的幾十個華工,則把屍體運到銅元局的水碼頭,把全部屍體丟進江裏,順江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