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霓虹(第4/6頁)

馬老板答應了,當下就給以前的那個老板打了電話,那個老板說正好自己也想來吃個飯,順便看望下自己的那群老員工們。於是我們才想起了已經叫員工回去休息了,沒有辦法,馬老板只得又以以前的老板想跟大夥吃個飯為理由,又心急火燎的把大家給叫了回來。

到了晚上7點多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我那朋友也從自己的診所裏過來了,員工們也各自回了店裏,準備好了飯菜,再在門口放上一個水牌上面寫著今日停業。全部人,靜靜等著以前的那個老板來。到了7點半的時候,那個老板來了,進門後先跟馬老板打了招呼握個手,然後就對馬老板說,兄弟,你這外面的霓虹燈怎麽是壞的呀。馬老板笑著說,一直都是壞的,修了無數次也修不好,甚至叫來燈飾公司,請他們完全更換了線路,那霓虹燈上店名的其中兩個字還是不亮,最後也沒有辦法了,好在這個店的聲望在外,也有很多熟客,有沒有這個燈其實也就無所謂了。

那個老板姓張,他聽馬老板這麽說,嘆了口氣,說他對這家點還是很有感情的。然後他微笑著望著跟我們坐在一桌上的那些廚子和店員。我能夠看得出,這個張老板以前在開店的時候,一定對他的員工非常好,否則大家也不會一叫就回來了,更不會這麽勤勤懇懇的幫著新老板來打理這家店。於是新老板舊老板和一幫老員工,以及我和我那朋友,就這麽愉快的吃了一頓。

飯後,大家各自散去,馬老板則留下張老板,說是要談談,我此刻已經察覺到張老板大概也是不知情的一個人,因為他的舉動和表現跟我們之前猜測的很不一樣。關上門以後,我們就在大廳裏談,馬老板完整仔細的告訴了他事情的全部經過,張老板很是吃驚,因為他絕對想不到自己的老店裏,竟然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當馬老板問到張老板,他當初經營餐館的時候,是否有員工或是老食客,是去世了的,張老板說沒有,然後想了想,說那段時間他的太太去世了,他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決定不繼續經營的。

張老板還說,這家店已經做了10年了,張老板跟她老婆都是當地一個廠裏的職工,後來因為國家的某些調控政策成為了最早幾批的下崗職工,失去了生活來源,孩子還要吃飯上學,於是兩口子就四處借錢,開了這麽一家小餐館,一開始門面只有現在的一半大小,因為兩口子都是爽快的人,自己的手藝也還不錯,回頭客漸漸多了起來,很多食客在這期間還跟他們成了朋友,後來還完了借來的錢,又掙了不少,於是也租下了隔壁的那個門面,然後把墻打通,才有了現在這家店的規模。但是在去年的時候,他老婆因為長期在油煙環境下,肺上出了點問題,然後病情一直拖著,拖得久了,也就治不好了。所以在去年他轉讓這家店之前不久,老婆去世了。他一個人在這個地方難免很多回憶,於是就決定把店轉讓了。張老板還說,這家店的名字,總共有三個字,第一個字是張老板名字裏的一個字,第二個字是老婆名字裏的一個字,最後夫妻倆給了第三個字“苑”。說完張老板朝著門外一指,說那個霓虹燈招牌,不亮的那個字,就是我老婆的名字。

說到這裏,大家似乎都和我一樣好像想到了什麽,張老板有點激動,他說,你們會不會是覺得,我老婆的鬼魂回來了?我們都沉默不語,這其實是已經給了他答案,一個50多歲的大男人,竟然因此而痛哭起來。

馬老板遞給他一支煙,開始安慰他。我則思考著。我尋思這事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因為這一切隨便怎麽看,都不像是一個簡單的巧合,而且加上外面那個不亮卻怎麽都修不好的霓虹燈,我幾乎就能夠斷定,那一晚那三個倒黴的食客看到的就是張太太的鬼魂,但是我還不敢就這麽把話說出口,現在還有兩個問題有疑問,一是廚房,大廳,收銀台是否是張太太生前最頻繁出現的地方,二是夜裏關了門,那些食客到底是怎麽進到屋裏的。於是我問張老板,您太太是不是常常自己親自下廚,親自給客人端菜,而且平時負責收錢結賬的都是她?他說是的,自己主要就是幫著打打下手,偶爾來了熟客,自己陪著喝幾杯酒,感謝他們的光臨。於是這時候,除了怎麽食客怎麽進屋以外,就沒有其他問題了。

我對張老板說,我這次來的目的,就是來給這裏出現的鬼魂帶路的,既然現在看上去這個鬼魂是你已經過世的老婆,那你是希望我現在就帶她走,還是。。。?他擦幹眼淚說:“讓我再看她一眼吧。”

就這麽短短的一句話,我便決定,說什麽也要讓他親眼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