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索道(第4/5頁)

聽我這麽一說,那個阿姨轉過頭來,有些詫異的望著我,過了一會才問我,你是怎麽知道的?我拉著阿姨在附近的石凳上坐著,我告訴她,也許我說的這些你將很難相信,但是我還是希望告訴你事情的真相。於是我告訴她這段時間我一直在留意這索道上發生的一切,是因為我的一個委托人在索道上遇到了奇怪的無法解釋的事情。我甚至坦言告訴她,我說您丈夫愛穿花衣服,是我根據委托人的話而猜測的,我的委托人還告訴我,花衣服,米白色西褲,手裏還拿著扇子。聽我說到這裏,阿姨再一次哭了起來,這次哭的特別傷心,她從手提袋裏拿出那雙皮鞋,說道:“還有他最愛穿的這雙皮鞋。”

聽她這麽一說,我慶幸自己的猜測運氣很好,看樣子這次是碰對了人了。看她哭得這麽難過,一時不知道怎麽辦才好,只能等著她哭完。一會以後,她擦了擦眼淚,對我說,我想你朋友看到的就是我家老頭子,你問吧,想問什麽。於是我對阿姨說,我覺得你丈夫可能還沒有離去,這樣的滯留對他的靈魂是沒有好處的,我需要尋找到他滯留下來的原因,並且帶著他上路。阿姨說,他丈夫是大概半個月以前才去世的,就在白馬氹的這個殯儀館舉行了告別儀式,並且火化。由於走得算是比較突然,所以一直還沒來得及買墓地,於是就只能暫時先在骨灰堂存著。而且她說她暫時還走不出這種失去伴侶的陰影,這麽段時間以來,每天都沉浸在痛苦裏。我問阿姨,大叔是怎麽去世的,她說是因為腎上腺癌。

癌症,又是癌症。當我身邊有朋友或是熟人的家裏有人去世,十有八九,都是癌症。我不知道這種情況是只發生在我的身上,還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當罹患了癌症,除了每天絕望的混吃等死,也有很多人選擇了積極樂觀的去面對去拼搏。盡管結局也許都是一樣,但是過程至少還是灑脫而精彩。除了覺得自己倒黴,得了不該得的病,幾乎人人都忘記了去追究一個原因,就是為什麽我們會得癌症。我曾經看過一篇醫學論文,上面說,每個人的身體裏都有潛在的癌症細胞,至於會不會被誘發出來,除了自身的生活習慣和環境外,真的只能靠運氣。有的人一輩子不抽煙,卻死於肺癌,除了身邊人的二手煙,可怕我們的環境和空氣質量也難逃罪責,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鄧爺爺大手一揮說要改革開放,在我看來不過就是以往我們最為鄙夷的社會制度,而且還是它的最初階段,靠著無止境的開發和生產,使得利益達到最大化,同時也激化了社會的矛盾,破壞了我們幾億年來賴以生存的環境。當人們瘋狂的去追求改革帶來的利益碩果時,我們已經開始漸漸丟棄了我們的健康。而這種方式盡管帶來了表面上的繁榮,卻給無數人也帶去了等待死亡的痛苦。非常悲哀,作為一個剛剛成為父親的人,我甚至不敢給孩子吃奶粉,於是每天無止境的熬湯弄好吃的,就期盼老婆能自己把孩子給喂飽,當食品中的某種元素含量超過了4%的時候,在歐美就會被列為違禁物品,卻能在我們的超級市場裏肆無忌憚的販賣,當人們就此提出質疑的時候,有關部門的回答是,這樣的東西連續吃10年才能致癌。換句話說,你盡管放心吃。我不放心,我放不下心。我身邊有太多的人因為環境空氣水源甚至食品藥品而患癌死去,我並不希望他們先去幫我占好了位置,是在等我來打麻將。當這個阿姨告訴我自己的丈夫是因為癌症去世的時候,我甚至覺得這個答案我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難道還不值得悲哀嗎?

阿姨接著告訴我,大叔的癌症已經查出來1年多了,這期間他們也在治療手段上盡過力,但是卻被某醫院的泌尿外科醫生告知,這病已經無法治了,建議回家保守治療,於是臨行前還給他們開了一種名為“易瑞沙”的英國進口抗癌藥物,並聲稱這個藥只需要付費吃上半年,半年後要是要接著吃,那就全部免費了。換句話說,開始吃這個藥的人,估計很難活過半年。而且當時阿姨他們對醫院也是過度的信任,在吃了幾個月以後才被懂醫的朋友告知,這個藥是針對肺癌的,對腎上腺癌一點作用都沒有。阿姨告訴我,這個藥500塊一粒,一個月的藥費能夠達到1萬5。後來得知無效,也就放棄了,開始在中醫的地方廉價抓了些保護臟器的中藥,這才慢慢拖了這麽長時間,否則的話,大叔早就死了。

我問阿姨,那你最近天天都提著大叔的鞋子去坐索道是為了什麽呢?阿姨聽我這麽問,於是告訴我,他比大叔小十多歲,他們倆的相識就是在小什字到江北城的那條索道上。早些年的時候,阿姨還是一個小小的公司職員,每天都要從江北城坐索道到朝天門附近去上班,但是自己的身體不算很好,有一天起晚了,來不及吃早飯就上了索道,於是在高空搖晃當中,她身體開始感到不適,由於低血糖的關系,就暈倒在了上面。當時很多人都在同一趟索道上,卻只有大叔伸出了援手,扶她起來,喂她河水,等到她醒來,還給她買來早飯,還把她送到醫院去了。後來她很感激這個大叔,也知道這個大叔天天都在同樣的時間跟她坐同一趟索道,於是漸漸的,兩人成了朋友,接著發展成為戀人,然後結婚,卻沒有生子。我問阿姨怎麽你們沒有孩子呢,阿姨搖頭不答,我心想或許這是一個她不願提到的事情,而且和我目前經手的事件無關,也就不再追問。阿姨告訴我,老頭子生性樂觀豁達,也算得上是知足常樂。雖然兩人沒有孩子,但是他們生活得還是非常快樂,年輕時候賺的錢本來打算老了以後兩口子一起環遊世界,卻沒想到大部分都成了醫藥費。阿姨還告訴我說,老頭子雖然歲數比她大了十多歲,但是整天嘻嘻哈哈的,喜歡鬥氣,愛鬧,像個小孩子,有一年兩人去三亞夕陽紅的時候,看人家島服花花綠綠的好看,硬是在當地買了很多,回重慶以後換來換去的穿。這我才明白了為什麽小劉看到的那個老頭,穿著和他歲數非常不符的花衣服。在大叔彌留的時候,阿姨也許是意識到丈夫快要不行了,於是就問他,還有什麽心願,當時的大叔已經在病床上非常虛弱了,虛弱到連說話都費勁。但是他還是掙紮著說出兩個字: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