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變數(第3/3頁)

他說,起初他只是根據位置做了個大致的猜測,卻忽略了這三個星位和魁四星的關聯,他說古時候稱呼勺子,叫做杓魁,所以七星才被形容成勺子的形狀。魁四星說過了就不多說了,反正都被破掉了,剩下的三星,稱之為杓三星,意思是勺子的把手。而一個完整的勺子,不光得有“魁”還得有“杓”,否則就不成為一個器具。所以這杓三星一定會呼應到魁四星,就好像魁四星裏的天權位,也就是我和胡宗仁今天去的那裏,雖為魁星,但是卻是和杓的交界處,它其實應當有一半是屬於杓的。所以巴蔓子墓盡管位於開陽位,但是那附近其實還有個比這更能呼應魁四星的地方,因為這些年幾乎被商用,就恰恰被我們忽略了。

說完,他把手指向解放碑的一側、重醫附近,對我說,恐怕是在這裏。我順著他指的一看地圖,說道,魁星樓?

司徒點點頭,說如果按照星位分布來說,開陽位的這個星宿,我們叫做“武曲星”,這才使得七星中,有文有武。在我們道教上來說,七星分別對應了一個神仙,天樞對應貪狼星君、天璇對應巨門星君、天璣對應祿存星君、天權對應文曲星君、玉衡對應廉貞星君、開陽對應武曲星君、搖光對應破軍星君。這就好像是一支軍隊,要有對勝利的饑渴,有對紀律的嚴苛,有對糧草的富足,有博學的軍師,有廉明的財政官,有勇武的將軍,還有勢如破竹的士兵。七星陣在古時候被用在戰場上,正是遵循了這個規律。

我被司徒的一番話說得暈頭轉向,我請他跟我說得明白點,通俗點,希望他能夠同情一下我這種連高中都沒念完的人,他跟我解釋說,這就好像我們把魁四星看作一個整體的時候,就應該把杓三星看作另一個整體,而兩者之間是相互呼應的,正如魁四星的天權和杓三星實則應為一體,於是杓三星裏的開陽,也應當呼應魁四星一樣,司徒說,這裏的魁星樓,你把“魁”字拆散,你看看會是什麽字?

我說,一個鬼,一個鬥。我突然好像明白了什麽,司徒說,懂了吧,所以我們在開陽位的時候,不但要去魁星樓看看,當然,巴蔓子墓也不能就這麽放棄。我點點頭說,那好,你覺得我們什麽時候繼續開始尋找為好呢?他嘆了口氣說,估計時日無多了。我先前學習星相的時候,曾經專門收集過關於杓三星的歷史文獻,其中有三首詩,說完,他叫我等會,然後拿筆在紙上寫了起來。

片刻寫完後,他把那三首詩遞給我看,只有其中的幾句。

“我昔三五日,壯氣幹星杓。”

“星杓建醜晦將盡,歲箭射人春又來。”

“龍集載戊,星杓指申。”

他告訴我,這三首分別是清朝的黃景仁,宋朝的邵雍,明朝的李東陽所作,這三人除了黃景仁之外,都是有名的道家人。邵雍提出了萬物皆由太極變化而得,其易學已然是達到巔峰。李東陽雖然是朝廷命官,但是也是個道學深厚的人,而黃景仁雖然並不是道家人,但是他卻是黃庭堅的後代,而黃庭堅是和程朱理學中的“程頤”是知交好友,所以黃景仁雖非道家但是精通天術和陰陽,在他們三個人的詩裏,對於“杓”的描述,都過於鋒芒,讓人感覺氣壯山河充滿攻擊性。所以當初鐵松子跟你們說這三星估計要容易些,這應當是沒錯,只不過這三個估計才是這個陣發揮最大威力的關鍵。

他頓了頓對我說,而且我之所以要咱們兵分兩路同時進行,是真的大概時間不多了。還有不到半個月了。然後司徒拿出一張報紙,2010年1月3日的報紙,在其中一版用粗黑醒目的大字寫著一個標題:“2010年1月15日,千年最長日環食。”

我腦子裏頓時閃過當初在成都的時候,尹師傅跟我說過的那番話,莫不是這個陣是算好了這次日食,而要吸取天地之氣,來制造一個大事嗎?我帶著驚慌的語氣問司徒,你的意思是,這1月15號就是我們最遲破陣的期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