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石碑(第2/3頁)

我打斷付強,我問他你的遭遇哪點跟人家張飛相似了,人家起碼是個豪氣沖雲天的英雄,雖然是個莽夫,但是歷來都光明磊落,哪像你們這群人這樣偷雞摸狗的!付強則說,我們為人雖然不同,但是我們都是被自己所深信的人深深傷害,難道不是嗎?張三爺在睡夢中被自己親信的手下砍了腦袋,我卻是被自己的同門師傅師叔伯廢了一條腿,就這一點來說,我們難道不像嗎?我懶得理他,人固執起來,總是會想些理由來說服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天底下最可憐的人。

付強接著說,去過張飛廟以後,他又去了湖北境內的關廟,繼而打算坐船回重慶,看看自己是否能夠振作起來,重新開始。在途徑三峽的時候,他聽甲板上的導遊說著典故,忽發奇想,邊在巫山下了船,輾轉汽車牛車和小渡船,他去了米倉峽。

接下來他所說的,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了。

他告訴我們,他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導遊在介紹的時候說,米倉峽,民間叫做“兵書寶劍峽”,位於西陵峽和巫峽之間,原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但是那段傳說卻深深的吸引了付強。因為兵書寶劍峽相傳是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給出一段著名的“隆中對”,意思是劉備今後會在蜀地發達。而諸葛亮當時從湖北西行開進蜀地的時候,曾在這米倉峽有過一段短時期的駐軍,這個地方用於囤放糧草,於是起名叫“米倉峽”。後來部隊繼續開拔的時候,諸葛亮將自己撰寫的一本兵書和佩劍埋在了這裏,因為他自認為天下能與自己爭鋒的人,只有鳳雛龐統,而龐統自己有自己的見解,於是諸葛亮留下了一句“兵法在一心,兵書言總固,棄置大峽中,恐怕後人誤”的詩,害怕自己死後有人擅用自己的獨創兵法作亂危害,於是就沒有帶走。兵書寶劍峽的名字,就由此而來。

付強說,原本這只是一段傳說,諸葛亮也未必真的在這裏留下過什麽兵書。他之所以選擇前去,是因為敬重諸葛亮這個歷史上最有名的道士。司徒也學著我打斷了付強的話說,你聽誰說的諸葛亮是道家人了,道家講究無為、自然,諸葛亮幫著劉備做的是爭權奪利謀取仕途的事情,他肯定不是道家!付強笑著說,司徒前輩你有所不知了,諸葛亮雖然沒有正式成為道士,但他從來都穿著道袍。他雖然兵法承襲了法家和兵家,思想承襲了儒家和墨家,但是他的那些神通廣大的用兵、呼風喚雨的奇技,都是咱們道家的手法。司徒不說話了,也許他曾經也想過這個問題,只是一直很難說服自己,知道付強錚錚有力的把這句話用肯定句的語氣告訴司徒,他自己構築的對諸葛亮的觀念,就瞬間崩塌。

付強說,他正是因為敬仰諸葛,所以才想到要去一遊。卻誰知道這一滯留,就是好幾年。我問他為什麽要在哪裏待那麽久,莫非你找到兵書了,然後你也找到寶劍了,你要拿著寶劍替天行道嗎?我的話帶著嘲諷,因為付強對我做的事,無論是否自願,總是讓我很難釋懷。付強說,兵書到是沒找到,不過他在峽谷深處找到一塊腐蝕嚴重且殘破的石碑,上面刻了七星陣,還有若幹文字。從那時候起,他如饑似渴的研習著,在峽谷邊的山坡上搭建了小窩棚,渴了喝江水,餓了打魚吃,直到他讀懂了其中的奧妙,於是才重新振作精神,回到重慶,然後就遇到了付韻妮的母親。

他告訴我們,那塊石碑是在山崖上的懸棺附近找到的,年代久遠,殘破不堪,他所謂的讀懂,也只是明白了一個皮毛而已。石碑沒有出處,只是因為這個地方的關系,他固執地把這件事和當年的諸葛亮聯系在了一起,他認為是諸葛先生在天之靈讓他發現了這塊石碑,隨後他把石碑沉到江中,效仿諸葛亮“棄置大峽中,恐怕後人誤”的情操,本想著用自己的本領重新開創天地,卻加入了刹無道,就此越陷越深無法自拔。付強說,對付你的這個七星陣,還只是我在那石碑上學到的十分之一,你就這麽吃不消,可想當年刻下石碑的人,有多麽了不起。

我越聽越吃驚,因為他在我諷刺他後說的這段話,讓我回想起一段往事,非常久遠的往事。於是我略微鎮定下情緒問他,那塊石碑上,除了七星陣法外,還有沒有刻別的東西?他說有,刻了一首詩。我說你還記得那首詩嗎,他嘆息說,我到死也不會忘記:“天上陰符定不同,山川終古傲英雄。奇書末許人間讀,我駕雲梯欲仰攻”

他告訴我,詩的內容,就是在贊嘆諸葛亮,不過從意思上來看,應當是諸葛亮之後許多年,有一個跟我一樣落魄的學道之人到過那裏,一時感嘆而刻下的,正如諸葛亮當初棄書峽谷中一樣,空有報復,卻無力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