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槐樹(第3/6頁)

在來這裏之前,我其實在網上做了功課。雖然版本很多,但是大多不算真實。紕漏太多。這個老房子是清朝末期建立的,當時是皇上給英國人還是荷蘭人修的教堂,但是後來因為戰爭的關系就停工了,一直到戰爭結束,這裏被北洋政府接為軍管,由於是教堂的前身,還是依舊給了好像是一個奧地利還是匈牙利的教會,可是也沒過多久,小日本又打起來了,於是這個地方一度變成那些難民災民的庇護所,因為戰爭公約上說明了外國的宗教場所和學校是不允許攻打的。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面對的是日本人,尤其是一群挺著刺刀,受軍國主義影響的日本軍人,於是這個地方很快也被攻陷,傳教士和神父紛紛逃難,而那些在裏面避難的中國人就不知道是什麽下場了,查不到任何資料。估計也都好不到哪去。日本侵略時期這個地方一直是一個富商、名流、漢奸的聚會場所,據說是開過夜總會,日本人投降以後,這裏再度被軍方接管,成為一些軍官的官邸。

唯有這一段,跟網上的傳聞非常類似,說這裏曾經住了個軍官的姨太太然後自殺了,於是有人就聽見女人的哭聲。

我不知道這個傳聞是從哪冒出來的,但是既然這棟老房子曾經有過作為官府的前身,那麽也許這樣的說法也就不是空穴來風,不過當時雖然國民政府在南京,山高皇帝遠管也管不著,但是國民黨軍官納妾,這是要殺頭的。所以姨太太一說,其實不太靠譜。我在網上查到的資料說,後來是因為傅作義開城投誠,國民黨軍官門就帶著家眷逃離去了台灣,這個地方就再度荒廢,並沒有發生過什麽上吊自殺的事情。

接下來,老奶奶跟我說,她是1959年的時候嫁人來了北京,當時這裏依然是荒廢的,門口全是擺菜攤的,而且當時這棟樓還有個圍墻,不讓人進去。但是後來一度又成了一家醫院,而這家醫院沒開多少時間,也人去樓空了,甚至還有政府單位選址在這裏辦公過,但是都沒能堅持多少時間,到了70年代的時候,這棟樓就徹底荒廢了。然後差不多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這棟樓鬧鬼的說法就開始出來了。

我問老奶奶,那當時的傳聞都是怎麽傳的,老奶奶說,當時周圍還沒這麽些高房子,差不多就像是我們胡同這種高度,所以遠遠就能看見那棟樓,那棟樓當時在附近都算是高樓了。於是在某天晚上有個醉漢在附近溜達的時候,聽見老屋側面頂樓的窗戶喀嚓喀嚓的響,於是就擡頭看,據說是當時還看不清楚,乘著酒意就翻圍墻進去了,摸索到頂樓的閣樓裏,就發現頂樓橫七豎八的堆放了很多張醫院的那種床,然後有個人影,懸掛在房梁上,那喀嚓喀嚓的聲音,就是風吹動那個人影,人的腳踢打到窗戶發出的聲音。

於是這麽著,這個“軍官姨太太”的傳聞就出來了。而老奶奶還告訴我,當時這裏是醫院的時候,的確是吊死過人,死者是另外一個死者的家屬,本來是因為孩子生病,當時的人醫療意識還不如現在這麽強烈,以為小病拖著拖著自己就好了,結果孩子給拖成了大病,母親送孩子來的時候已經無力回天,後來醫院搶救孩子沒效果,孩子死掉了。母親因為傷心過度而選擇了在閣樓上上吊自殺。

聽到這裏,我算是明白了,今天我相片裏的那個小孩和女人,八成就是當時死掉的那對母子,而且跟那什麽姨太太無關,可是我非常不明白的是,這都幾十年過去了,在北京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為什麽這一代就留了這麽個破房子,又不開發利用,又不觀光旅遊的,而且我還特別注意到了,朝內大家是連通東四和朝陽門之間的這條路,屬於東城區,如果北京以故宮為東西分界線的話,西邊全是政要和軍隊,東邊就全是富人區,按理來說,這臨近皇宮的地方就算不開發成富人區,起碼也得是個CBD吧,怪就怪在這一代朝西是天安門和故宮,自然不可能開發,自古以來就有這麽繁榮發達,朝陽門也是什麽SOHO啊高樓林立,往北東四十條還有個南門倉撐住,也算繁華,往南是王府井,建設的也是國際水準,就唯獨這麽一條路,在毗鄰故宮的地方,卻整的有點沒京城的档次,說得不好聽點,連重慶的街道都比這兒好,給人感覺像是在城郊。這不應該啊,所以這個地方應該是早有人盯上了準備開發才對,但是這麽多年來遲遲沒動,卻把地方荒廢著,還特別雇人來看守,這不是顯然有問題麽?

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奶奶,這是我的習慣,當你需要在別人嘴巴裏套出點什麽話來的時候,你就需要把自己的一些“拙見”告訴別人,讓別人來推翻你的說法。這個就跟蔣經國當年扶植一個政黨來和自己做對,來跟自己競爭是一個道理。果然我這話一說出來,那個老奶奶就跟我說,哪有那麽容易的事啊,這裏都說開發開發說了幾十年了,每次開始動工的時候就會莫名其妙出點事故,要麽就是工人失蹤了,要麽就是機器失靈了,再加上周圍老百姓把那些傳聞一加以烘托,誰都不敢了。難得遇到幾個財力雄厚的大建築商,還專門請了師傅來這裏做法事什麽的,但是還是沒辦法,最後就把這地方的產權交給了天主教協會的手裏,讓他們自己來定奪這個地方的歸宿。後來天主教學會的人也大概是因為遇到一些無法解釋也沒法解決的問題,於是就以“修繕費用”過高,而荒廢至今。這麽多年來,這個地方除了承拍了幾個電視劇以外。大部分的時間就用作臨時停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