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扇子(第3/3頁)

師傅冷笑一聲說,你難道沒聽過一句俗話?我說什麽俗話。師傅問我,帶著教科書上墳,下一句是什麽?我搖頭,師傅說,哄鬼。

於是我明白了,還說我是憤青,不良少年,我看你才是個老憤青,不良老年。

師傅接著說,後來吳三桂坐鎮雲南,平西王府你知道吧?我說知道啊,就是金殿嘛,先前去玩過。師傅說,吳三桂在雲南的日子裏,和緬甸王勾結,弄死了朱由榔,弄死他的地方就在昆明的篦子坡。我問師傅朱由榔是誰,他告訴我,就是明朝的永樂皇帝,明朝的最後一個皇族。我說哦,因為我實在沒聽過這人是誰。師傅說,據說朱由榔死的時候,身份依舊是皇帝,也就不是庶民,甚至在被絞死的時候身上還掛著皇帝的印章,這種地位尊貴的人死去,按照民間的說法,是能夠調動陰兵的,所以他死後的那段日子裏,吳三桂府上長期鬧鬼,家丁家仆死了不少,他才意識到事情不對了。於是請了個昆明當地的高人,鑄造了這把鐵扇子,並在這個高人的引領下,打滅了不少“皇帝的陰兵”。但是扇子卻沒交給吳三桂,因為吳三桂不懂玄術,所以拿來也沒有,頂多就是收藏。後來這把扇子就消失了一段時間,直到一百多年後,很多師傅爭相去搶,又再度失蹤,直到那師傅那一代。

聽師傅說這些,就好像在聽神話故事一樣。但是我了解師傅,我知道他說的都是真的。師傅告訴我說,那把扇子本來沒有名字,但是後來見過它的人,都知道它有六根扇脊,且刻有八卦,於是就給它起名叫做“六葉八卦扇”。

我說既然有八卦的話,那位當初制造它的師傅想來就是道家人了對吧。師傅說,這就錯了。八卦又不是只有道家才有。八卦是伏羲老祖創立的,伏羲老祖把兩門絕學分別傳給了黃帝和蚩尤,黃帝那一脈就衍生了如今的道家,而蚩尤這一脈,就變成了我們的祖師,也就是祝由,所以八卦道家和祝由都在用,用法也都差不多,只不過兩者相互之間屢次爭鬥,且互有抵晤,最終道家成了大統,而我們就轉入了民間。

我點頭,然後問師傅說,那現在那把扇子在哪?師傅說,這就沒人知道了。你師姐找它找了很長時間,但是最後也沒找到。我說你的意思是說師姐為了一個自己找了很久都沒找到的東西而把自己弄得名聲不好了?師傅嘆氣說,是啊,所以人萬萬不該有貪念啊。

師傅說,你師姐底子好,出身也貧苦,但是很有天分,觀察入微,總能夠從細節上發現問題的關鍵,這一點你挺像你師姐的,就是根基不如她。我本來一直很得意自己能夠有這麽個優秀的徒弟,在你們這一輩來說,師姐算是後起之秀了。可是我怎麽都沒想通,她的技藝其實已經比較強了,那把扇子如果不落到別人手裏,你師姐幾乎能跟我不相上下,為什麽就這麽沉不住氣,非得要去找到那把扇子不可呢。

我想了想,對師傅說,師傅你是知道為什麽的。師傅愕然看著我說,為什麽?我說師姐是為了能拿到扇子,好讓四相道的名聲更大,也算是了了你的一個心願。難道不是嗎?

師傅看了我許久,沒有說話。然後把眼神轉開,喝了一口酒。我知道他是明白師姐這麽做的理由的,但是他不肯承認。在他拿起啤酒喝的時候,我卻看到了他老眼裏微微閃爍的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