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偶娘娘(第4/10頁)

剛見到船長的時候,我就覺得他的臉很僵硬,當時以為這是一船之長的威嚴。現在仔細一看,我有種很奇怪的感覺,船長的相貌根本看不出年齡。

而船長所講述的“人疾偶”傳說,居然牽扯到韓國最發達的兩大事業中驚天的秘密!

“走到花園來看花,

娃娃哭了叫媽媽,

樹上鳥兒笑哈哈……”

這是一首流傳於朝鮮王朝江原道原州牧的民謠。朝鮮王朝作為中國歷朝歷代的附屬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為國之根本,女子自此沒有名字,只有出嫁前用諺文(古朝鮮文字)起的閨名。

平定“原州牧之亂”的將軍金煥陽迎娶了原州牧最漂亮的女子為妻。迷戀於妻子的美貌,他不顧“女人出嫁後仍用名字為無德,必然會禍及後代”的民諺,執意保留了妻子的閨名——柳念慈。

婚後第二年,柳念慈為他生了個兒子,粉嘟嘟的孩子唇紅齒白,漂亮可愛,那些謠言不攻自破。

次年,念慈又為金煥陽添了女兒金英愛。據府裏的仆人說,金英愛生來就是美人胚子,將來一定會是傾國傾城的美女。

按照儒家的教條,金英愛自幼就深居後府,除了貼身丫鬟,平時只有一個老媽子進出,負責教英愛女紅、婦道功課。

有子有女,金煥陽每天都臉上掛著笑容,直到七年後,柳念慈身染重病,他遍尋全國名醫,把脈後都搖著頭離開,勸金煥陽及早準備後事。

柳念慈奄奄一息,握著金煥陽的手,囑托丈夫一定要把子女照顧好。金煥陽含淚答應,念慈又在丈夫耳邊低語幾句,才含笑撒手人寰。

妻子死後,金煥陽舉行了原州牧最隆重的葬禮,請高明的畫師按照妻子生前相貌,畫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畫,掛在臥室,日夜陪伴。原州牧的百姓無不動容,紛紛稱贊金煥陽有情有義,柳念慈這輩子嫁給這樣一個好男人,也算是值了。

兒子金安泰九歲時送到京城爺爺家,一來兒子早接觸官場子弟,為步入仕途做準備;二來金煥陽可以更專心的照顧女兒。

然而父愛替代不了母愛,即使金煥陽對女兒再疼愛,也阻擋不住英愛心中的悲傷。

路過金府後院的百姓們經常會聽到英愛唱著一首自編的童謠:

“走到花園來看花,

娃娃哭了叫媽媽,

樹上鳥兒笑哈哈……”

時間久了,童謠傳遍原州牧,成了孩童們街頭巷坊傳唱的歌曲。金煥陽巡遊聽見童謠,問清來歷,勃然大怒,下令全原州牧不得傳唱,否則男人充軍女人送進官妓院。

百姓們傳言,金煥陽過於思念妻子,不忍聽到有關妻子的任何一句話。

每天午夜時分,英愛在後院唱著童謠。聲音異常優美,歌聲更是婉轉動人,許多富家子弟每到午夜就聚在後院墻外,只為聽到英愛的歌聲。

金煥陽得知此事,在後院墻上插了把沾滿幹血的軍刀,聽歌的人才不敢再來。

如此又過了七年,女兒英愛到了出嫁的年齡,正逢皇帝下旨全國挑選能歌善舞的女子,入宮學習祭祀日神的“喜歌亂舞”,佼佼者選為太子妃,平庸者入宮為宮女。早已名聲在外的金英愛自然也接到了入宮學舞的聖旨。

宣旨完畢,太監恭敬的對金煥陽說:“金將軍的女兒國色天香,入宮必選為妃子,加以時日,太子登基,金將軍那可是……”

金煥陽打賞了宣旨太監,心事重重的回到臥房。

關了臥房門,金煥陽一臉憂傷,久久望著妻子的畫像,長長嘆口氣,走進許久未踏入的後院。

英愛一身白衣,長發及腰,懷中抱著母親生前為她縫制的人偶娃娃蕩著秋千。

“小昭,為什麽父親好久沒來看我了?”

丫鬟小昭捧著茶盞低著頭:“小姐,女子過了九歲,男女有別,父親就不能隨意進出閨院,這是從中原傳來的婦人之道。”

“我想母親了。”常年封閉生活的英愛望著藍藍的天空,“不知道什麽時候離開這個院子呢,看看外面的人,外面的世界。”

“小姐嫁人的時候就會離開這裏了。”小昭捧著茶盞的手微微顫抖,似乎舍不得英愛嫁人。

“那還不是從這個後院到另那個後院。”英愛用力蕩著秋千,白衣飄飄,宛如仙子,“中原的規矩一點也不好,女人一輩子沒有自由。”

小昭眼睛微紅:“這是女人的命。”

金煥陽假意咳嗽,英愛看到父親,歡呼一聲,停了秋千向父親跑來。

小昭識趣退下,金煥陽摸著英愛光可鑒人的長發:“我家英愛長大了。”

“父親,你好久沒來看我,”英愛嘟起小嘴撲到父親懷裏撒嬌,“我越來越想念母親了。”

金煥陽轉頭擦了擦眼睛:“過幾天是你母親的忌日,咱們在後院設牌位祭拜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