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裏的世界

唐憲宗元和(公元806年~820年)初年的一個午後,一名書生正在廳堂裏小憩。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科舉考試,他已在長安郊外曲江邊的別墅蟄居多日了。

別墅是臨時租來的。每年科考前,都會有大批外地舉子雲集長安。他們既需要寓居,又需安靜地備考。於是,長安有經營頭腦並有些背景的人,就紛紛在曲江邊建造別墅,租給那些應考的舉子。

唐朝有資格參加科考的人,包括生徒(國家最高學府、州縣官辦機構的結業生)、鄉貢(自學成才者,通過縣、州考試取得入京資格)、制舉(以皇帝的名義征召的人才)。在考試類型上,分定期舉行的常科和臨時舉行的制科,常科以明經、進士兩科為主,又以進士考試最重要。考試時間,則在每年初春。

故事中的書生,是前一年深秋入住別墅的,由於多日伏案已身心俱憊,甚至一度出現幻覺。

書生躺在窗前的木榻上,陽光越過窗外的花樹,落在他的面頰。他閉著眼,感到一陣深深的暖意:春天來了。他望著一旁的屏風,隱約聽到踏歌聲。這是一架仕女屏風,上面所繪的遊春仕女,體態豐滿,眉眼顧盼,栩栩如生。

在久久的凝視中,書生突然看到屏風上的姑娘們躍然而下,踏起歌來,其中一個雍容華麗的女子唱道:“長安女兒踏春陽,無處春陽不斷腸。舞袖弓腰渾忘卻,蛾眉空帶九秋霜。”

旁邊一個梳著雙鬟的侍女問:“怎樣才是弓腰?”

麗人笑道:“你不見我正在做弓腰?”說罷,麗人仰頭彎腰,發髻及地,腰勢如規。

書生看得癡迷,從床上站起身來,說道:“小姐剛才所吟何詩?”

麗人道:“《曲江春》。為我新創舞曲。可為君一抄。”說罷,麗人叫侍女取筆墨,於白綾上抄錄下《曲江春》。

書生看後,將白綾收入袖中,問道:“可否觀小姐一舞?”

麗人道:“又有何難?”

麗人的曼舞叫書生感到眩暈。

他閉上眼睛,努力回憶著剛才的一切。沒想到窗外的春陽竟使自己神旌搖曳,產生了幻覺。因為他睜開眼睛的時候,麗人們仍靜靜地待在屏風上。

為了中進士,他過起完全封閉的生活。想到剛才的情景,感慨不已。少時,踏歌聲似乎又起。歌聲清越,溫潤人心。這歌聲是從外面傳進的,還是來自屏風之上?書生一時不能分辨。

恍惚中,他出了庭院,來到曲江邊。

曲江畔,春光明媚,雜花生樹,遊春麗人,三五成群,或席地而坐,撚花私語,或托腮搭胯,玉體橫陳。書生一路走來,與那些風景與麗人擦肩而過。

他來到一座錦綾幃帳附近。

顯然,歌聲是從裏面傳出來的。幃帳外,寶馬香車,幾個仆人正坐在草地上打瞌睡。幃帳裏花光麗影,不時傳出笑聲。他聞到一陣濃濃的香氣。他圍著幃帳轉了一圈,趁四下無人注意,分開幃帳一角,朝裏面望去:

幃帳內的草地上,一位雍容麗人,身著錦綾拖裙,半露香肩,豐美動人。她的身旁是兩名侍女。書生感到一陣心顫。他閉上眼睛,穩定了一下心神,放眼再望。這時麗人起身弄舞踏歌,歌詞大意是:“長安女兒踏春陽,無處春陽不斷腸。舞袖弓腰渾忘卻,蛾眉空帶九秋霜……”

“如何是弓腰?”侍女問。

“難道看不見我弓腰?”麗人笑道。說罷,仰面弓腰,長髻及地……

書生突然想起了什麽。他往袖中一摸。一切都不出意外:一條白綾,慢慢地被抻出。上面所抄錄的,正是那首《曲江春》。

這個故事不必有最後的答案。

因為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踏春而來的仕女的笑聲和曲江的花樹一起綻放在這個唐朝的午後。這是歷史深處溫暖、安靜和美好的片刻:

元和初,有一士人失姓字,因醉臥廳中,及醒,見古屏上婦人等悉於床前踏歌,歌曰:“長安女兒踏春陽,無處春陽不斷腸。舞袖弓腰渾忘卻,蛾眉空帶九秋霜。”其中雙鬟者問曰:“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見我作弓腰乎?”乃反首髻及地,腰勢如規焉……

《酉陽雜俎》中的一些故事,是轉錄於前人的。這一個就是如此。

故事最初的版本,是沈亞之的《異夢錄》。沈亞之,唐代詩人、傳奇作家,韓愈的學生,李賀、杜牧的好友,元和年間中進士,但沒做過什麽高官。

在沈亞之的敘述中,德宗貞元年間,長安有貴族子弟邢鳳,在平康坊投資百萬,買了一處曲徑幽深的宅子。盛夏時節,於庭中小憩,夢一美人,高鬟長眉,化古妝,一手執卷,且行且吟。

邢鳳問:“為什麽到我的宅子裏來?”

美人答:“此妾家也。妾好詩,經常寫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