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奇談雜錄:千年前的傳聞(第3/7頁)

  秘境蛇影

唐朝時,西南和嶺南,是頻現各種奇異動物的地方,比如劇毒之蛇。有官人於南中見一大蛇,長數丈,徑可一尺五寸。腹內有物,如椓橛之類,沿一樹食其葉,腹中之物,漸消無所有。而裏人雲:“此蛇吞鹿,此木葉能消之。”遂令從者采其葉收之,歸後,或食不消,腹脹,乃取其葉作湯飲之。經宵,及午不報。及撤被視之,唯殘枯骸,余化為水矣。(《聞奇錄》)在這裏,可助蛇消化的樹葉,卻能使人全身潰爛,只剩下骨架。這種具有腐蝕作用的劇毒樹葉估計是沾染到了蛇的毒素。中唐以後,這些毒葉被俠客們廣泛地用來銷屍滅跡,比如下面的故事中所提到的。晚唐成幼文為洪州錄事參軍,看到一個惡少正欺負小孩,有俠客怒殺惡少,取其首級。成幼文說:“此舉斷是俠義,但人死頭在,被發現就麻煩了。”俠客笑著取出一些草藥,置於人頭上。漸漸的,那人頭就化成了水。俠客所用的,就很有可能是上面講到的那種樹葉。又,時有小將田承肇,駐軍於陜西鳳翔。一日他於林中休息,見不遠處有棵小樹挺然而立,高數尺,沒葉片,樹莖光滑。田覺得好奇,就走過去用手撫摸。隨後“手指如中毒藥,苦不禁”。很快,胳膊也粗腫起來。訪周圍山民,山民說:“此是七寸蛇遊戲處,噴毒在樹木上,人撫摩,必中其毒。”還有一個更令人驚悚的故事。唐朝時,有個人叫李舟,弟弟患頭風病,聽人說用嶺南黑蛇泡酒可治此病,於是購來一條,放進甕裏,隨後又往裏面放上釀酒的原料。幾日後,蛇沒了動靜。不久,酒也釀好了,極為香醇。李舟之弟喝了一口,隨後慢慢睜大眼睛……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化為一攤血水,只剩下毛發!在另一個記載中,入山砍柴的樵夫午睡於樹下,被一條大蛇吞噬。那人醒來後,發現四面漆黑,感覺不對勁,於是抽刀去捅,才從蛇腹中出來。但是,從此以後,那人身體的一半就脫皮了,樣子如麻風病人。蛇毒很恐怖,但在《紀聞》中卻記載了一個毒蛇克星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嶺南。歷史上的嶺南指五嶺即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等山脈之南。狹義上的嶺南,只包括今天的兩廣和海南。在唐朝時,帝國的行政版圖上有嶺南道,其中包括今天湖南和江西的局部。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唐時的嶺南較之於秦漢,雖有一些發展,但依舊是中原人眼裏的荒蠻之地,更是大臣被貶之處。因為在皇帝眼力,嶺南太遙遠太偏僻了,他相信,把大臣流放或遠貶到那裏,是對他們最好的懲罰。有唐一代,被貶降或流放至嶺南的大臣達五百人之多,其中包括褚遂良、沈佺期、宋之問、李德裕、劉長卿、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這樣的著名人物。名人的到來帶動了嶺南的文化。當然這種帶動是潛移默化的,因為直至唐朝晚期的唐宣宗大中五年,該地區才出現第一個狀元:莫宣卿。此前,嶺南出過的最大的名人是開元時期的宰相張九齡。按後人評說:“自公(指張九齡)生後,五嶺以南,山川有光氣。士生是邦,北仕於中州不為海內士大夫所鄙夷者,以有公也。” 話說,殿中侍禦史杜暐由長安出使嶺南。到達康州也就是現在的廣東德慶時,陪同他前行的驛站人員止步,說:“大人,莫再前行!請避毒物。”於是,一行人看到一生中最奇異的景象。一條長達數丈的大蛇,從道路旁的叢林中躥出,飛速南爬,身後有一只烏龜緊緊追擊。道南有一棵巨大的松樹,大蛇爬上樹,隨後垂頭盯著樹下的烏龜,好像在說:“你能上來嗎?”烏龜很冷靜,在樹下仰著頭,突然大叫一聲,有兩道綠煙從鼻子裏射出,擊中大蛇頭部。大蛇立即炸開而死。這只烏龜可算是毒蛇的克星了。當然,更多的時候,蛇,仍是主宰故事的終極陰影。廣州市,有人籠盛兩頭蛇。集人眾中言:“汝識二首蛇乎?汝見二首蛇,則其首並出,吾今異於是,首尾各一頭,欲見之乎?”市人請見之,乃出其蛇。蛇長二尺,頭在首尾。市人伶者,常以弄蛇為業,每執諸蛇,不避毒害。見兩頭蛇,則以手執之。蛇螫其手,伶者言痛,棄蛇於地。加藥焉,不愈。其嚙處腫,遂浸淫,俄而遍身。伶者死,身遂洪大,其骨肉皆化為水,身如貯水囊。有頃水潰,遂化盡。人與兩頭蛇失所在。(《紀聞》)在廣州集市上,一個人在籠子裏盛著一條怪蛇,說:“你們知道兩頭蛇嗎?你們也許見過,但你們以前見過的兩頭蛇,腦袋都在前面,我這兩頭蛇,腦袋在蛇身體的兩端。”人們都表示想看看,那人就把籠子打開。兩頭蛇不是很長,二尺開外,兩頭分別在首尾,樣子奇異。有個走江湖的賣藝者,平時就玩蛇,不怕其毒,見到兩頭蛇,就抓在手裏,隨即被咬了一口。賣藝者大叫一聲,將蛇甩到地上。後使用解毒藥,但不見療效。被咬的地方腫脹不已,很快便蔓延至全身,不一會兒即死。這還不算完。賣藝者的屍體不久便開始膨脹,頃刻間,巨大無比,像裝滿水的水袋。原來骨頭和肉都已化為膿水。過了一會兒,屍體開了個口,膿水流了一地,只剩下一張人皮了。那個神秘的蛇主,帶著他的兩頭蛇,早已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