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金風寨(第3/3頁)

只見那只大公雞彩羽高冠、雖是被人擒住了、但仍舊威風凜凜、氣宇軒昂,神態更是高傲不馴。它不怒自威,一股精神透出羽冠,直沖天日,與尋常雞禽迥然不同。那雞冠子又大又紅,雞頭一動,鮮紅的肉冠就跟著亂顫,簡直就像是頂了一團燃燒的烈焰。大公雞全身羽分為五彩,雞喙和爪子尖銳鋒利,在正午的日頭底下,都泛著金光,體型比尋常的公雞大出一倍開外。

鷓鴣哨眼力過人,傳了數代的搬山分甲術之根本原理,就在“生克制化”四字,要通生克之理,需識得世間珍異之物。他一見這只彩羽雄雞,就知極是不凡,暗贊一聲“真乃神物是也”心中一塊石頭隨即落了地,想不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剛到金風寨半日,未等細究,便先撞個正著,看來要破瓶山古墓裏的毒蜃,正是著落在這裏。

此時那老者的兒子,已將大公雞拎到木樁上,撿了菜刀抄在手裏,擡臀舉刀,眼看就要一刀揮下來斬落雞頭,鷓鴣哨剛剛看得出神、見勢頭不好,急忙咳嗽一聲,喝道:“且住!”

那老者和他的兒子正待宰雞,卻不料被個年輕的木匠喝止,都不知他想怎樣。那老者惱他多事,便責怪道:“我自家裏殺雞,與旁人無幹,你這位墨師不要多管。”

鷓鴣哨賠笑道:“老丈休要見怪,我只是見這雄雞好生神俊,等閑的家禽哪有它這等非凡氣象,不知好端端的何以要殺?如肯刀下放生,小可願使錢贖了它去。”

陳瞎子也道:“老先生莫不是要殺雞待客……招待我等?萬萬不必如此,我們做木匠的只在初一、十五才肯動葷,每人三兩,還要二折八扣,此乃祖師爺定下的規矩,往古便有的循例,不敢有違,不妨刀下留雞……”

那老者自恃是金宅雷壇門下,雖然僻居深山苗寨,卻不肯將一介走山的紮樓墨師放在眼裏:“你們年輕後生,須是不懂這些舊時的老例。我家殺雞卻不是待客,只因它絕對不能再留過今日,即便是你們願出千金來贖,我也定要讓它雞頭落地。”

※※※

①余秧余慶:《易》中有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