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武侯藏兵圖(第3/3頁)

“觀山指迷賦”中有“棺樓迷魂,古墓遺圖”之言,都與眼前所見的情形完全對應,一如先前所料,想找到“地仙村古墓”,只有找到“烏羊王古墓”中所藏地圖,或是別的什麽圖,然後按圖中指引,才能得知“地仙村”的真相。

孫教授提醒我和胖子說:“你們可千萬別亂碰那些小棺材,一旦引得墓道中機簧發作,咱們就得全報銷在這。”

胖子也知厲害,舉著棺蓋說:“九爺您拿我當什麽人了?胖爺最拿手的就是乖乖呆著一動不動,可問題是咱要不動手……又怎麽能找出棺材裏的機密文件?就你們說那什麽圖,到底是不是機密文件?明器藏在哪,那圖上全標著?”

我說這還真就像是“機密文件”,而這些石頭棺材就是“保險箱”,記錄地仙村秘密的那份“機密文件”,理應就藏在其中,一旦開錯了咱們就得去見馬克思。

胖子吃一驚道:“呦!還真是保險櫃?早知道提前在潘家園淘換一本《少年飛賊之煩惱》來研究研究了,上次看倒騰舊書的劉黑子收來一本,據劉黑子說此書是民國年間的著名失足青年康小八,被捕後在看守所內的著作,一邊啃窩頭一邊寫的,這本書可太厲害了,絕世孤本啊,裏面全是都是走千家、過百戶、擰門撬鎖、開保險櫃的門道。”

我知道此時深入龍潭虎穴,心中也不免有些緊張,看來如果不碰那些小棺材,就暫時不會引發墓道裏暗藏的“銷器”,便招呼孫九爺和胖子把棺材蓋先放下,腦子裏飛快旋轉,反復想著“觀山指迷賦”裏的暗示,口中只同胖子說些不相幹的閑話,以便減輕心理壓力。

我說,那位“康八爺”他可沒開過保險櫃啊,而且此人絕對不是民國時期的失足青年,“康小八”是清末的盜賊,最後失了手,被官府拿住,三堂會審之後,便直接押到菜市口活剮了,剮凈了一身皮肉,最後連骨頭架子都喂野狗了,他哪有什麽功夫去寫《少年飛賊之煩惱》?至於民國埋藏比較有名的失足青年嘛,我琢磨著應該是“燕子李三”,不過李三爺好象屬於文盲,也不象是“作家”,你剛才說的那本破書,書名我還真有點耳熟,多半是個沒頭鬼寫的路邊貨,其中的內容怎能當真?得空你也完全可以寫一本《少年王胖子的煩惱》,可現在話說回來了,咱們沒有飛賊的手藝,要開眼前的這個“保險箱”,來硬的肯定沒戲,必須得有正確的“密碼”。

孫教授看我好似漫不經心,又趕緊提醒說:“你可得慎重著點,開弓就沒回頭箭了,萬一開錯了棺材,就算咱們命大能躲過重重機關,地仙所留的圖譜也肯定灰飛煙滅了,沒有萬全的把握,千萬不能輕舉妄動。”

我說:“您別看我假裝挺不在乎,其實我心裏邊也打著鼓呢,肯定不敢在這件事上作耍,但觀山指迷賦似繁實簡,天底下能知道的兩萬四千一百單七是指什麽的人,恐怕真沒有幾個,偏巧我就是其中一個,這是咱摸金校尉本等的手藝,只要兩萬四千、百單有七這幾個字沒錯,這棺材裏的東西就肯定能拿出來。”

既然開棺材,不論是大是小,是哪朝哪代,按“摸金倒鬥”的老規矩,都得先在東南角“上亮子”,我看過那些棺材後,心中有了底數,便摸出一支燭,想在東南角點上,以前點蠟燭,百不失一,但這此卻是怪了,接連換了三支蠟燭,都是點燃了即滅。

墓道裏沒風,蠟燭在買來的時候挨個試過,並無任何異狀,怎麽會一點即滅,我全身骨頭縫裏都升起一股寒意來,覺得腦瓜皮子跟著麻了幾麻,這可絕對不是什麽好兆頭,我深吸了口氣定一定神,又拿打火機點了一遍。

這回蠟燭終於是亮起來了,但那火苗比“黃豆粒”也大不了多少,綠氣森森的冒著寒光,燈燭雖是不滅,但燭光微弱,顯得欲滅不滅,而且螢綠尤如鬼火,此乃“燈意”不足所致。據說早年間的摸金校尉們,將這種異常現象喚作“鬼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