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九死驚陵甲(第3/4頁)

兄弟二人感嘆“造化弄人”,想不到重逢之地竟是在這種場合,說起別來的情由,原來封團長果然是進了綠林道,因為還懂點家傳的“觀山盜墓”之術,便隱名埋姓,在“常勝山”裏插香做了“卸嶺響馬”。

可不久後,由於“常勝山”的盜魁下落不明,在數年之內,從漢代傳下來的卸嶺群盜徹底“土崩瓦解”,封團長雖是名為“學文”,卻最不好讀書,死也不想回鄉務農,正好在卸嶺群盜中結識了兩個西北的同夥,也是兄弟兩個,哥哥叫老羊皮,弟弟叫個羊二蛋。

老羊皮活的窩窩囊囊、膽小如鼠,而他兄弟“羊二蛋”卻野心不小,在“常勝山”瓦解之後,羊二蛋夥同了一批人,準備去關外東三省開山立會,還是要做這些“盜墓穴陵”的勾當。

封團長當時年紀還輕,覺得做“響馬子”挺好,有吃有喝還能隨便睡女人,看哪個大戶財主不順眼,拎著刀槍闖進去搶他娘的,男子漢大丈夫生在世上,就是要如此快活才好,於是一咬牙,就跟著他們一同去了關外。可到了東北才知道,羊二蛋雖然做了胡匪盜墓團夥“泥兒會”的大櫃,卻沒什麽實權,而且這夥人都被日本關東軍給收買了,所做的“倒鬥”勾當,都是為了給關東軍效力,而且好像密謀這要找一處埋葬“黃大仙”的墳墓。

封家祖上的觀山太保盜發過唐代的一座妖陵,那處古墓埋的就有狐僵,據說此乃元教前身的邪教墓穴,其中多有妖幻之術,動這種墳墓很容易惹禍上身,另外封團長雖然一身響馬骨頭,專好做那些殺官造反的事業,卻是條極有骨氣的漢子,“響馬盜”多是崇盜尚義之輩,自古就屬“梁山本色”,在“常勝山”的卸嶺群盜中,代代都有殺富濟貧不畏強暴的英雄好漢,怎能去做“漢奸”禍害老百姓?

當時羊二蛋帶著“泥兒會”的胡匪,把手按在槍上逼著他入夥,封團長一琢磨,我要是貪生怕死,現在昧著良心做了“漢奸”,恐怕死後也沒臉去見封氏列祖列宗,於是表示萬難從命,反倒是對老羊皮兄弟勸說了一番,咱們都是五尺多高的漢子,當初在“常勝山”裏何等義氣?陳總把頭言猶在耳,這才過了幾年就忘了?何苦要奴顏婢膝的去給日本鬼子當“走狗”?要我說咱們就抄家夥去幹“關東軍”一票狠的,才不愧“卸嶺群盜”的真實作為。

羊二蛋哪裏肯聽他的話,最後一言不合,雙方當即拔槍“火拼”起來,封團長的“密雷艮”下放到了七八個胡匪,自己也受了槍傷,落荒逃進山裏,輾轉投奔了“抗聯”,參軍這些年來“身經百戰、屢立奇功”,但由於他身上的“遊擊習氣”太重,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還僅是個正團職。

封團長從部隊轉業到了地方不久,就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沖擊,有人揭發他曾經當過“胡子”和“漢奸”,這罪過可大了去了,僅次於革命叛徒,加上他脾氣不好,誰鬥他他就立刻揍誰,即便是在千人大會上,他也敢擼胳膊挽袖子瞪眼同別人對罵,結果吃了不少苦頭。

幸虧有以前部隊的上級保著,找個借口把他下放到了“勞改農場”,在“果園溝”開山鑿石頭雖然辛苦,但總比讓他這火爆脾氣惹出殺身大禍來好。誰知卻讓他遇見了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孫學武”。

封團長告訴孫學武說:“你哥哥我這輩子活的挺痛快,但現在估計是痛快不下去了,風聞有人正在查我的老底,要是被人查出來咱祖上是大地主頭子,而且還盜過墓造過皇陵,那事情就更嚴重了,絕對就成了不可調和的敵我關系了,所以我不打算留在農場裏等死,正好今年是鼠年,地仙村的九死驚陵甲生門顯露。所以我想好了,我今天晚上就打算逃跑,跑回老家棺材峽去找地仙村。必定竭盡我之所能,把祖宗留下來的事做了,最後再把咱老爹的屍骨掩埋了,只要這兩件事都能得手,哪怕是死也無所牽掛了,可如今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你記住為兄的話,現在的年頭和以前不一樣了。永遠別把自己是觀山封家後代之事對任何人說,最好爛在肚子裏,你這輩子對外人只有一個名字可用,那就是——孫耀祖。”

孫教授在過繼給老孫家之後,連名帶姓都改作了“孫耀祖”,這是孫家希望他光宗耀祖之意,但孫教授從骨子裏反感這個名字,也是因為他觀山封家的人家族意識很強,自覺是大宗祖之後,豈肯給姓孫的光宗耀祖?但寄人籬下,想不低頭也難,等老孫地主夫婦死後,他就常自稱姓孫名學武,草字耀祖。戶籍身份改動不方便,仍作孫耀祖,只有與他相熟的人,才尊重他的習慣,以孫學武相稱,在一切私人場合裏他就會用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