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摸金符(第5/7頁)

四眼說:“人體的骨骼是成比例生長的,就拿掌櫃的來說,身高一米八出頭的樣子。那這些

人骨直立起來以後,起碼有三米的高度。”他一邊說,一邊又撿起一根骨頭,“這不是個別現象,坑裏釣骨頭隨便挑一個起來,都是這樣的骨骼比例。也就說,埋在這裏的人,生前平均身高在三米左右。這和我們所見到的克瑞莫人完全不同,即使是自然環境引起的人種突變,也絕對不可能是短時間內發生的。所以這裏埋的,必然與上頭的群葬墓不同,不會是克瑞莫巫醫的屍體。”

“我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哪個人種能達到平均三米以上的高度。”禿瓢用手比畫了一下,:“這太不可思議了。白鬼坑裏埋的到底是些什麽人,他們還是人嗎?”

我想起老巫醫的羊皮卷,清末的盜墓者是追尋著東印度洋公司的貨船來到的美洲大陸,他們最初要尋找的是深埋在叢林中的金脈。最後因為當地傳說和得天獨厚的地貌特征,斷定馬裏克巢穴下面,有一處大墓。故而在異鄉荒野幹起了淘沙掘土的活計,不曾想禍從天降,挖出了一個葬滿了“鬼怪”的妖窟,當初遠渡重洋的換命漢子五人,只有兩人從墓中脫逃。他們被困在叢林深處尋不著出路,最後更是一個個頭上生出了鬼角,身上冒出了坑洞,成了妖窟中那些被埋葬的怪物模樣。南洋生意人認為這是鬼怪作祟,對盜墓者發出的詛咒,於是又在妖窟上面平空建了一座“金雞孵鳳”,要破了此處的風水,斷了百鬼坑中的煞氣。他死後被剩下的幸存者埋在了風水墓中,用做震懾之能。再後來,因為生相變得怪異無法再融入文明社會,頭頂鬼角的盜墓人索性留在了叢林之中,與當地土著通婚,因為他特殊的樣貌,和相對先進的科學知識,被土著們奉為聖賢,成了部落裏的巫醫。而巫醫這一職能在盜墓者的子孫中代代相傳,也不知道沿襲了多少代。過去發生的事情也漸漸被遺忘,但盜墓者的後代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身上印著一個可怕的詛咒,所以才會在死前去到先輩們所建造的墓穴中坐化終了。因為只有那裏,才是他們真正的歸宿。

至於墓穴下方的百鬼坑,老巫醫在羊皮卷中並沒有詳細地說明裏面到底是何方神聖,我想,一來是因為年代久遠,老巫醫也未必知曉前人具體見到些什麽;二來,即使知道些什麽,也未必會記錄下來,可能是害怕子孫們擅自闖入百鬼坑,帶來更大的災禍。

只是我們眼前這些被剔去了鬼角的巨人,到底是什麽人。他們為何會被埋在這裏,又有何異能,能在死後詛咒他人,使得一批盜墓者變成了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怪異模樣,從此有家歸不得。我將尋找答案的希望,寄托在了巖窟上的石壁畫上,就對王清正說:“王少你既然是名校畢業的大學生,對墻壁上刻的石畫是不是有什麽獨到的見解呢?”

王清正一路跟著我們,沒少被揶揄欺負。一聽我向他請教問題,眼睛笑得只剩一道縫:“好說好說啦,我王清正是什麽人,哈佛高材生哎!劉猛,上燈,讓我好好研究一下這些壁畫。”

我這樣恭維他其實是想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很多人因為地下封閉,環境黑暗,會產生可視性幻覺,再加上百鬼坑中埋著獨角巨人的遺骸,本身就極具威懾效應,讓王淸正解讀墻上的壁畫,給大夥講講歷史自然好過一群人胡亂編造一些怪力亂神的小段子。我在各式古墓中,見過不少石碑壁畫,但其中多是中式風格的散點透視畫,墓室畫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記錄死者生平,第二種是描述死後的世界,也有第三種,那是單純的祭祀用壁畫,刻在墓中是為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至於到底是為了防止墓主人死後被精怪騷擾,還是恐嚇前來盜墓的摸金人,那就全憑後人揣測了。

王清正掏出小本子,邊記錄邊解釋說:“這面墻上的壁畫,大致是講述太陽神印提的子孫,戰勝邪神,保衛家園的故事。這些壁畫沒有固定的時代順序,需要做後期整理和排序。讓我看看其他壁畫的內容再說。”

面具酋長早就被先人留下的壁畫嚇得說不出話來,他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兩掌朝上,面朝天頂行起了印加人的大禮。

胖子用胳膊肘偷偷頂了我一下,我跟他退到一邊,他低聲問我說:“他說的話可做不得準,我看這墻上的東西也沒什麽好研究的,選幾塊松散的,咱們裝進背包,帶出去換美元就是了。何必留在這裏聽他胡吹,找神廟和Shirley要緊。”

我說:“咱們進來都這麽久了,你看你點的那兩支老蜂蠟燭燒的正旺。考古和盜墓不同,他們更注重對歷史的還原和解讀,我們出道此地,對印加人的文化、歷史都不熟悉,難得有這麽一處古墓,裏面藏著線索。多看一會也無妨,說不定能找到關於印加神廟位置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