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鬥法定乾坤(上)(第6/8頁)

又過了幾日,這一天崔老道起得挺早,擦了把臉剛邁步出門,伺候他的下人已經守在門口了,見面先給他請安,問:“道爺睡得可好?為什麽這麽早就出門?”崔老道說他不在府上吃早點了,想出去換換口兒。因為趵突泉的一碗麻醬面把他吃美了,逢人就打聽濟南府還有什麽好吃的好喝的。頭天聽人說了,山東水煎包脆而不硬、油而不膩,用豬肉大蔥調餡兒,包子碼放在特大號的平底鐵鍋內,鍋中加水沒過包子頂端,蓋上鍋蓋猛火煎熟,收盡湯汁,再澆上豆油、麻油,細火燒煎,看準火候出鍋,論味道不輸給天津狗不理包子。離督軍府不遠就有個賣包子的,口味挺地道,餡兒大皮兒薄,配上粳米粥、鹹菜絲,熱熱乎乎,早上吃這個又解饞又舒坦。崔老道昨天聽人念叨完,半夜做夢也在惦記這口兒。要說他就是吃鍋巴菜的腦袋,整天吃山珍海味反而受不了,因此一大早就出來了。那個下人支應了一聲,低頭跟著崔老道就走。崔老道直嘬牙花子,擺了擺手,說什麽也不叫跟著,心裏合計,上回一不留神還讓你宰了一頓,你跟著還得我請客,那多不上算?就說今天要出門準備一場法事,與濟南府各處的土地爺打個照面,凡人不可跟隨,以免沖撞了神明。好說歹說打發走了使喚人,崔老道邁步出了大門,看見台階底下東一坨子西一坨子全是馬糞,熏得他直撞腦門子。督軍府有馬隊駐紮,門口的馬糞向來不少,紀大肚子草莽出身,雖然做了大官進了城,卻仍行跡粗略,從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崔老道也是多事,告訴看門的衛兵,在門口立把掃帚,有了馬糞就給掃掃。他是怕自己出去踩一腳,沾上一鞋底子臭氣,那還怎麽吃包子?守門的衛兵不敢怠慢,督軍大人早有吩咐,唯崔道爺之命是從,當即飛奔進去拿來一把大掃帚,打掃完順手立在了門前。不提崔老道出去吃包子,單說紀大肚子的督軍府周圍也有闞三刀放出的眼線,立馬跑去稟告,說是紀大肚子找來的那個老道指點看門的軍卒將一把大掃帚擺在門前,不知是何用意。

闞三刀為人多疑,殺完人都得再補上三刀,聽完眼線的一番話,心裏頭直打鼓,一邊用手胡嚕腦殼子,一邊在屋子裏打轉。久聞江湖上有個崔老道,號稱鐵嘴霸王活子牙,在天津城叱咤風雲,絕非易與之輩,在督軍府門前立上一把掃帚,早不立晚不立,其中一定大有玄機,當即傳令下去,速請“黃老太太”。

這個“黃老太太”就是從遼東打火山下來的高人,前些日子找上門來,正可謂是毛遂自薦,聲稱自己是頂仙的神婆,可助闞三刀滅了紀大肚子。此人六十開外的年歲,個頭兒不高,臉上皺紋堆壘,半黑半白的頭發在後腦勺上綰了一個纂兒,抹了不少梳頭油,梳得挺利整。一對眼珠子滴溜亂轉,白眼球多黑眼球少,高鼻梁、小癟嘴,透著一股子傲慢。全身黃布褲褂,纏足布鞋,走起路來一搖一擺。手裏拿著一杆挺長的煙袋鍋子,身後跟著兩個當兵的,一人手裏托一個銅盤,分別盛著整片的煙葉子和酒壺酒杯,可謂派頭十足。尤其是這個煙袋鍋子,白銅的鬥鍋,小葉紫檀的杆兒,和田玉的煙嘴,上吊一個裝煙葉的荷包,上邊走金線繡了個“黃”字,甭提多講究了。以前用的可沒這麽好,自打指點闞三刀擴改了督軍府的門樓子,闞三刀只覺得事事順意,走路都發飄,恨不得拿黃老太太當慈禧太後老佛爺一般供奉,看她煙抽得挺勤,特意送了她這麽一杆煙袋鍋子。黃老太太也沒多大起子,得了這杆煙袋鍋子,走到哪兒都嘚瑟著。頂仙的自己不是仙家,而是可以請仙家上身,瞧香看命、指點陰陽,也叫出馬仙、搬杆子的。書中暗表,黃老太太身上的這路仙家並非“外人”,正是《夜闖董妃墳》中被崔老道破了道行的黃鼠狼。後來好不容易得了根千年棒槌,躲在墳窟窿中想吃,又讓紀大肚子搶了去,因此對這二人懷恨在心,招下黃老太太這個“弟子”,登門投靠闞三刀,為的就是找紀大肚子報仇,順帶收拾了崔老道。

且說闞三刀命人請來黃老太太,畢恭畢敬地讓到主位上坐定,點煙倒酒自是不在話下。大白天不得喝茶嗎,怎麽喝上酒了?黃老太太就好這一口,一天八頓,睜眼就喝,平時拿酒當水喝,嗜酒如命。闞三刀將崔老道指點紀大肚子在督軍府門前擺放一把掃帚的事一五一十說了一遍。他一門心思認為這是崔老道損他的邪法,越說心裏越來氣,站起來圍著黃老太太轉了三圈:“紀大肚子欺人太甚,本來我倆一東一西各不相幹,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哪承想這個大肚子蟈蟈幾次三番想找我的麻煩,不僅刨了我的祖墳,還搬過來天津衛的崔老道,布下陣法敗我氣運,還望大仙顯些神通,給闞某人指條明路!”再看黃老太太,這個相兒大了去了,在太師椅上盤腿打坐,閉著眼“吧嗒、吧嗒”抽了幾口煙袋,緊接著二目一瞪,猛地一拍大腿,咬牙切齒地說道:“崔老道這個損王八犢子,不給他整點兒厲害的,他也不知道黏豆包是幹糧,你瞅我整不死他的!”說罷叫當兵的搓碎煙葉填進煙袋鍋子,又倒滿杯中酒,連幹三杯酒,猛嘬三口煙,腦袋往下一耷拉不說話了,接下來全身一陣哆嗦,鼻涕眼淚齊下,猛地睜開雙眼,再開口如同換了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