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蒼生(上)(第2/4頁)

“前輩想做康熙,做一部《大唐字典》?”沒想到賀知章編纂字典還編纂上了癮,張潛又愣了愣,差一點就把《康熙字典》四個字直接說出來。

好在他反應快,半途中立刻改了口。隨即,又遲疑著點頭,“好是好,秘書監將來也不會缺這筆經費。但是,想真的達到前輩那種目標,恐怕至少需要五六年苦功!”

據他所知,《康熙字典》是在明代《字匯》和《正字通》兩部字典的基礎上,由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帶隊,半個翰林院的人參與編纂。如此,還花了六年半時間。而現在,賀知章卻要在沒有任何前人著作可供參考的基礎上,編纂出一部類似的巨著,所花費的時間,怎麽可能短得了?!

“十年能成,老夫就心滿意足!”賀知章卻是豪情滿懷,手捋胡須,朗聲宣告。“能夠成此一部《大唐字典》,老夫也足以昂首挺胸告老還鄉了。而用昭,憑此一部《大唐字典》,足以勝過他人著述等身!”

“世叔還要拉上我?”再一次出乎意料,張潛愕然詢問,“光帶著子羽,季淩他們幾個還不夠?”

“這麽龐大的一項事業,老夫一個人帶隊怎麽可能?老夫年紀在這擺著呢,萬一半路駕了鶴,這一攤子事情交給誰?”賀知章搖了搖頭,理直氣壯地回應,仿佛跟人生死在編著《大唐字典》的大業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發現張潛眼神有些僵直,頓了頓,他聲音陡然轉高,“此外,這麽龐大一項事業,肯定少不了錢財支持。老夫可沒用昭那種點石成金的本事,也沒把握能一直跟朝廷要來撥款。所以,你來帶隊,老夫給你當副手。咱們兩個,拉上子羽,季淩、伯高、南風和綱經。不求編纂得有多快,只求精準廣博,十年不成就十五年,二十年。只要《大唐字典》最終能夠完成。便是不朽之功,足以讓所有參與者的光耀千古!”

儒家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如果真的能編纂出一部包羅所有華夏文字,並詳解其來源,演變、正音、意義和用法的《字典》,至少能達到三不朽之中的兩條,立功,立言。所以,也無怪乎賀知章說到激動處,聲音都變了調。

但是,張潛卻從賀知章略顯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上,隱約讀出了一些特別的味道。所以,他並沒有立即做出回應,而是選擇了單手扶著桌案,靜靜沉思。

他早已不是初入官場,屁都不懂的雛兒了。經歷了那麽多風浪,眼下他無論遇到什麽事情,都已經習慣了多想一層。而多想的這一層,恰恰能揭開很多隱藏的事實。

撥開重重迷霧,他能清楚地看到,賀知章前輩不是真心想要拉著他做《大唐字典》。事實上,做學問,張旭,王之渙、牧南風等人裏頭,隨便拉一個出來,都比他更適合給賀知章當副手。甚至包括整天縫人就杠衛道,都比他更適合查缺補漏。

賀知章前輩的真正目的,恐怕是想用做《大唐字典》這件大事,將他從朝堂之中拉出來。免得他一不小心卷入某個旋渦,被碾得粉身碎骨。

對於朝堂上最近風向的看法,賀知章前輩與李隆基,幾乎沒有任何不同。二人的選擇,表面上大相徑庭,其實骨子裏也差不太多。

前者是通過醉心學問以避禍。後者,則選擇了跑去潞州做別駕。前者希望拉著他一起醉心學問,而後者,則主動示警,並且建議他尋找機會,遠離長安!

“賀叔!”心中緩緩燙過一股暖流,張潛低下頭,看著賀知章的眼睛,笑著回應,“做一部包羅萬象的真正《大唐字典》這事,我肯定支持。無論要錢,還是要人,只要賀叔您提出來,我都一定滿足您的要求。至於我本人帶隊,晚輩真的沒勇氣,把名字列在賀叔您前頭。況且晚輩還有修訂新歷法的事情正在做,短時間內,也不宜給自己再攬新活。”

“這……”賀知章原本就不是一個很強勢的人,見張潛說話時的態度認真,猶豫著沉吟。

“晚輩修訂新歷,需要測定一條子午線。估計用時也不會太短,不可能一直留在長安城裏!”知道賀知章是在為自己擔心,張潛想了想,又眨巴著眼睛補充。(注:正式歷史上,大唐本初子午線測定時間是公元724年。)

“測定子午線?”賀知章刹那間心領神會,渾身上下都開始放松,整個人看起來頓時容光煥發。

“既然還要編纂《字典》,賀叔就推薦子羽、季淩他們幾個出仕吧。”知道賀知章已經放了心,張潛想了想,笑著補充。“如此,賀叔再用他們也更方便一些。”

“既然用昭覺得他們可用,老夫就去做一回順水人情!”賀知章巴不得將王之渙等人都拉到自己身邊看管起來,以免他們不小心卷入旋渦,立刻笑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