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開始

孔修明和卡爾從電影院中走出來後,還有一點沒有回過神來。

其實原著小說的結局很開放,在段潮陽再次襲擊矽基生命後就戛然而止。有人因為這個結局認為小說足以走上神壇,同樣也有人因為這個結局而怒罵貝塞爾。

在《地球要塞3》上映之前,無數觀眾影迷討論過秦硯會如何結尾的問題。尤其是在看了前面110分鐘的劇情後,觀眾對於最後的結局期待值達到了巔峰。

《地球要塞》畢竟是一部商業電影,秦硯不可能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在地球在段潮陽死亡後,電影的確給了一些地球人類生活的鏡頭。

其實矽基生命的威脅被消滅後,很多人類高層都有了各自小心思。之前是為了對付矽基生命,各地要塞才集中在一起,同時將指揮權交給了聯盟會議。

沒有了外敵的威脅,他們又開始想要建立自己的權力體系。如果能夠成為國王,誰想當一個下屬呢?

然而剛剛經歷過大戰,親眼目的了士兵們的犧牲,沒有士兵、普通人願意在這個時候再掀起戰爭。

哪怕期間有掌權者暗中挑唆國別、膚色、語言、宗教等問題,也毫無作用。

看著人類重新開始從事生產,逐漸改變地球環境,讓地表重新變得適合人居,的確感人肺腑。

不要忘了《地球要塞》從頭到尾都有自己的堅定立場,它是一部反戰的作品。

如何反戰?從來不是高舉著“世界和平”、“人類相親相愛”、“我要遠離戰爭”的大旗就能做到的事情。

對於戰爭最厭惡的人,永遠只會是那些親歷過戰爭的幸存者。

貝塞爾和秦硯選擇的方法都是讓觀眾們看到了戰爭的苦難與殘忍,引領觀眾去思考人類到底需不需要戰爭。

不得不說《地球要塞》在這方面做的的確很好,雖然秦硯一直在通過龐大的場面去描寫戰鬥、戰爭,吸引調動觀眾們的情緒。

但因為秦硯對於主題把握的很好,所以觀眾們的感受都是,戰爭結束真的太好了。

可以想象,白天網絡、媒體、報刊對於《地球要塞》的討論會多麽激烈。

“走吧走吧,快點去看《生於淤泥》了。”卡爾催促著孔修明說道。

孔修明有些擔心的問道:“你現在真的還能看得進去下一場電影嗎?要不我們改天再來看?”

其實孔修明現在特別想看《生於淤泥》,但剛才的《地球要塞3》有太多可以挖掘的內容了。

平時他們兩個一起看完電影後,便立刻會回家去看影評,一起復盤、討論電影的內容。

《地球要塞》這樣一部畫面和劇情都很突出的電影,完全值得他們兩個花上一整晚來討論。

孔修明敢拿自己的清白發誓,如果他們兩人現在回家,卡爾肯定會拉著他聊一整個晚上的《地球要塞3》,他不要想睡覺了。

這個時候卡爾居然強行壓抑住自己的激動,陪自己去看《生於淤泥》,孔修明當然會有一些感動。

卡爾立刻笑道:“這有什麽大不了,看了再說。而且說實話《地球要塞3》你看一遍就過癮了嗎?之後你再陪我來看一遍唄。”

孔修明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他們發現《地球要塞3》中有太多前後呼應的劇情了,秦硯同時兼任編劇和導演,真的是怪物。

“走吧走吧,快開始了。”

因為手裏拿著《生於淤泥》的電影票,二人便不需要重新排隊,直接往放映廳走去。

孔修明本來想觀察下看完首映場的觀眾們反應如何,畢竟絕大部分電影的質量,看一看觀眾表情如何,就可以猜個七七八八。

可因為《要塞》比《淤泥》長大概幾分鐘,又都是零點首映場,所以第一批看完《生於淤泥》的觀眾已經提前散場了,於是孔修明二人陰差陽錯在沒有任何了解的情況下走進放映廳。

懷揣著忐忑的情緒,孔修明和卡爾入座放映廳,孔修明心中安慰著自己:

“放心吧,既然是秦硯和謝北楊合作電影,肯定不會差到哪兒去。”

走進放映廳之後,孔修明很小心地觀察著周圍的觀眾,畢竟《生於淤泥》對於華語電影的意義來說,甚至比《地球要塞》更勝一籌。

因為《生於淤泥》是一部純粹的華語電影。

在電影《地球要塞》中,除了段潮陽和沈楚楠私下的交流使用華語,大多數的很多時候段潮陽都在使用英語。

畢竟現在地球上使用率最廣的通用語就是英語,按照理性推斷幾十年、幾百年後地球上通用語最大的可能依然是英語。

這是一個沒有改變的問題,秦硯也不可能為了彰顯的華國文化,強行在這種細節上做出改變。

所以之前《地球要塞》在申報奧斯卡的時候,都屬於英語電影,而無法申報“最佳外語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