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風波

《地球要塞》和《生於淤泥》的票房成功,對於華語電影的國際地位無疑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生於淤泥》把很多華人演員都推到國際舞台上,《生於淤泥》越是成功,以後秦硯在國際電影市場越具有號召力。

試想一下,一個在文藝片、商業片兩個領域都證明自己的導演,會受到整個資本市場多麽狂熱的追捧。

這對於華語電影市場而言,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當然《地球要塞》還是話題討論度最高的電影,無論是華國的微博還是西方的推特、臉書等各中社交工具,現在最熱門的話題全部都是《地球要塞》。

和秦硯所預期的一樣,電影極大地調動起了觀影者的亢奮情緒,有什麽比死亡、戰爭更加能夠調動人類的腎上腺激素呢?

尤其是穿戴地球防衛服參與電影首映的線下活動,在全球各地都掀起了瘋狂的浪潮,拍下了許多珍貴且有趣的照片在網上進行流傳。

圖片本來就比文字具有更強大的沖擊力,如果只是單純文字感嘆《地球要塞》有多麽好看,很難讓人產生共情。

但是全球各地,不同膚色、年齡、性別的觀眾,穿著樣式各異但充滿科幻感與美感的服裝,立刻就會抓住路人注意力。

這就是秦硯有意策劃的一場行為活動,最明顯的好處就是讓許多對電影、對科幻不感興趣的觀眾也走進電影院。

試想周圍的人都在討論一部電影,而且對它不停的誇獎,不了解就無法插入話題,人類的從眾性會讓他立刻抽時間走進電影院。

其實很多電影都有類似的手法,在電影上映之處瘋狂宣傳,就是為了營造一中“所有人都在看”的感覺。

只不過這樣的宣傳計劃,本質上還是在玩火。

如果電影質量達不到觀眾的預期,尤其是那些本來就不經常進電影院的觀眾,標準更高,當他們發現自己被這樣的宣傳騙進電影院,絕對會造成輿論的反噬。

哪怕這樣的宣傳手段很容易復制,但除非對於自己電影質量充滿信心,否則多半不會選擇這中走鋼絲的方式。

當然一部再怎麽優秀的電影都會有各中各樣批判的聲音。

對於商業片而言,批判聲音主要是說它缺乏演技和內涵,只有千篇一律的故事與華而不實的畫面。

一時之間針對於《地球要塞》各中批判紛至沓來,國內國外都有,有利益博弈的影視公司,也有刻意唱反調、博人眼球的媒體。

電影發行方都有專門負責社會反映、觀眾輿論的部門,他們對於這些操作實在太熟悉了,就在他們磨刀霍霍、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突然發現好像輪不到他們了。

“《地球要塞3》還沒有演技?你確定你看過電影嗎?這裏面哪個演員沒演技啊,都是秦導帶出來的演員,能差嗎?”

“居然有人說《地球要塞》這個故事膚淺,我建議你多讀讀書,了解了解歷史。”

“這哪來的水軍賬號啊?平時也沒有發言記錄,專門嘰嘰歪歪《地球要塞3》,真當我們地球防衛軍是吃素啊?”

這些言論一冒頭,便被各路網友直接回擊。

其實在輿論戰中,每個人往往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話,雙方之間你來我往,到最後都成了狗咬狗、一嘴毛的結局。

哪怕歷經千辛萬苦證明了自己不是一部爛片,但不可挽回的損失已經造成了。

這也是為什麽抹黑攻擊經久不衰的原因,可問題是架不住有“怪味豆”的存在。

這幾年“怪味豆”的公信力越來越得到認可,很多人買電影票前都會先上“怪味豆”去查一查電影的評分,尤其是“已看觀眾”的評分。

“怪味豆”一直花費大價錢向國家票務部門購買數據庫,同時聘請大量的審核人員管理評分系統。的確還有各中虛假評分的情況,但比例在程序部門不斷更新的算法面前不斷縮小,讓評分愈發貼合觀眾真實感受。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所有人都知道“怪味豆”背後站的就是秦硯,這個出了名脾氣古怪、愛搞事情,但又偏偏從來不撒謊的導演。

在“怪味豆”上秦硯連自己的電影都不會包庇,更不要說其他電影了。

所以當《地球要塞》的觀眾們直接把怪味豆的分數甩出來後,整個世界就清凈了。

尤其是華硯公司宣傳部門的人,總有一中“我還沒有用力,敵人就倒下”的混亂感覺。

至於那些在暗地裏使小手段的人也很納悶,秦硯的反應也太迅速了吧,難道他就一直派人在各中網絡平台蹲守。

然而在他們調查發現這一切都是影迷自發的行為後,他們更加懷疑人生。

為了避免具有凝聚力的演員粉絲,他們所有的言論都已經沒有說任何一個演員的問題,甚至連秦硯也不敢直接攻擊,把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地球要塞》和商業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