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書坊經營系統】(第3/3頁)

宋淩霄心想,宋伯不愧是大管家,這氣勢……還真有些嚇人。

宋伯轉回頭來,面對宋淩霄時,又是一副苦口婆心的老仆人樣:“小公子生性敦厚,不知道這凡塵俗世裏,人和人看起來都是兩只眼睛一張嘴,實際上卻是天差地別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等級,貴人對待賤人,不可以道謝,不可以同桌吃飯,否則就是自降身份,會遭世人恥笑。”

宋淩霄唯唯,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啊。

宋伯見他不以為意,又說道:“小公子,你可知道主子為什麽讓我們稱呼你一聲小公子,而不是小主子麽?”

宋淩霄從來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因為主子怕他的身份影響到你的前程,只說你是貴人的後代,不是太監的兒子。如今小公子恢復清明,有些事便要提上日程,為人處世,接人待物的禮數,宋伯從今天開始,便一一教給您。”

“我記住了。”宋淩霄心中有些感動,“咱們這便去下一個點吧。”

……

日落之後,京州城繁華富貴之所在——東南城區剛剛亮起盞盞華燈。

一條汩汩流淌的灑金河穿過七八座石橋,從灑金門流入,從青龍門流出,在東南城區劃出一個半弧,兩岸繁華盛景,不勝枚舉。

宋淩霄和宋伯棄陸路而走水路,乘一葉小舟,從灑金河裏過去,來到一片火樹銀花一般的臨水樓叢之間。

“到了,就是此處。”宋伯側過身,給宋淩霄指出最後一處鋪面所在。

宋淩霄擡眼望向拱橋一側的二層小樓,贊嘆道:“此處就是我想要的鋪面。”

宋伯問道:“小公子想在此處經營產業?”

“不錯。我今天出來,就是想確定一處鋪面,作為我經營產業的起點,這個地方必須符合三個條件,第一,人流量大,第二,有一定文化水平,第三,花錢不吝嗇。”

宋伯笑道:“那其他三處,為什麽不行呢?西南市場的人流量最大,國子監的學生有一定文化水平,親王府的貴人們,花錢也不吝嗇啊。”

“不,不,宋伯,其他三處都很好,但都不能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宋淩霄站在船頭,迎著歌吹縹緲的夜風,客觀地分析道,“比如咱們下午到過的西南市場,人流量是很大,可是就像老李水面館裏的小二說的那樣,他們連紙質菜譜都沒有,來往的人大字不識一個,在文化水平這條上,就不夠了。”

“又如東北城區的貴人老爺們,他們去東北城區是幹什麽的,上班的,當值的,不是休閑娛樂的,就算位高權重者能把住宅也建在東北城區,那才幾個人啊,而且就像宋伯您介紹的一樣,南奢北嗇,北邊人不是吝嗇,而是不敢花錢,怕招人注意。我要經營的產業,自認是休閑娛樂產業,捎帶著些文化屬性,要做高雅的那一套,我也比不過翰林苑裏的編修,入不得科甲出身的進士們法眼。”

“今天出門前,我其實有些猶豫的,在西北城區,有一座國子監,國子監裏的太學生們,本來是很好的消費群體,但是,經過實地考察,我發現國子監裏的學生連帶老師只有不到一萬人,而且固定的人群,沒有別的人到這來。”

“而這東南城區的貢院就不一樣了,因為高考……啊,不,科舉考試快要開始了!從今年九月到明年二月,全國各地的舉人都會聚集於此處,放榜之後,大量的落榜考生仍會滯留此處,直到三年後再次參加考試,這裏的人員流動性很大,又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舉人、秀才,他們背井離鄉來到此處,單身,寂寞,上至五十老頭,下至十五少年,都扛不住精神空虛和對未來的恐懼,這時候,他們需要一家救贖靈魂的——”

“青樓!”旁邊水上駛出一艘通體晶瑩、掛著無數盞小燈的絳紅小船,船頭立著一名身著錦繡衣衫、頭戴簪花攢珠、手搖緞面折扇的紈絝子弟,相貌俊秀,光彩照人,他“啪”地收起折扇,一指宋淩霄,兩眼露出惺惺相惜的激動之情,“這位小公子,真是與我英雄所見略同啊,我也打算在此置辦一座青樓!徽州梁慶,敢問小公子尊姓大名!”

宋淩霄猛地被人打斷話頭,都忘了自己要開什麽東西了:“啊,我叫宋淩霄,這位西門兄……”

“梁慶。”

“……梁兄是不是誤會了,我不是要開青樓,是要開書鋪。”

梁慶一愣,接著大笑起來:“淩霄賢弟,莫不是說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