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反擊:春秋筆法(第2/7頁)

“瞧瞧這說的是人話嗎,服飾品秩應該恢復祖宗之法,只有官員才能穿綾羅綢緞,普通百姓只能穿麻布素服!”

榜房前一片罵聲不絕,似乎在討論前日的文章內容,但是又有所不同。

前日,“邸報十篇”登出來時,大家的反應是驚訝,驚訝之余,又有點迷惑,聚攏在榜房下,議論的話題大多是:為什麽邸報要登出這十篇批判文章?這是不是說明了朝廷對於《金樽雪》甚至是通俗小說文類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是不是禮部內部權力鬥爭的結果,否則為什麽會這樣突然?以後還有沒有可能在邸報上看到小說連載?朝廷對於文化風氣的管理是否會收緊?

總體而言,前日裏大家看到邸報之後的反應還是比較溫和的,能感覺到他們更關心的是朝廷的態度如何,以後還會不會有小說看,比起群情激憤,大家還是慌張、緊張、甚至自殘形穢……這種內斂自省的負面情緒居多。

為什麽內斂自省,其實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十篇批判文章,確實寫出了這些讀書人心中根深蒂固的偏見,他們雖然認為《金樽雪》很好看,有一定藝術價值,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金樽雪》寫得再好,也是小說,小道之言,講些情情愛愛,不登大雅之堂。

至於十篇批判文章批判的對象《繡像本第一奇書》,這些讀《金樽雪》的讀書人並不是都看過,他們猜測大約是和《金樽雪》差不多的類型,這些批評文章裏的批判點,本質上是通俗小說的通病,所以就算他們沒看過《繡像本第一奇書》,也大概能猜到那些內容在“正經人”眼裏是多麽不堪。

頓時,因為趣味而聚集在一起的讀者們,突然被道學的大棒迎頭痛擊,一時間,深刻在他們心底的那些傳統觀念,又沉渣泛起,遮蔽了心底自然流淌出來的興趣,他們開始懷疑自我,將時間花在這類小說上到底對不對,每天早上興沖沖來追連載,是不是一種代表著世風日下的放縱行為。

不得不說,嵇清持手下的鷹犬文人還是很厲害的,非常善於化文字為刀槍劍戟,一下下正中讀書人的軟肋。

嵇清持確實也對“邸報十篇”的效果十分滿意,因此,他才會三番兩次地來到榜房,想看看這些讀書人們後續的反應——要知道,以前《金樽雪》連載時,榜房是他最討厭的地方,每次上翰林院處理公務,他都會小心繞開榜房,連看都不想看一眼!

然而今天,他又來了,帶著期待,卻見到了預期之外的一幕。

明明前天都被他的批判文章給震懾住了、開始自我反省的讀書人們,今天突然進入了激動外放的憤怒狀態。

“這篇文章說得更荒謬!‘我鄰居家的女兒就因為看了這本書,學壞了,非說女人就是要自己有錢才能幸福,不能指望男人’‘本想哄著女兒嫁給賣炊餅的老實男,雖然老實男長得黑又矮,可是他願意出二十兩銀子的彩禮,女兒卻說誰看上的誰去嫁,彩禮錢她可以代收,大家評評理,這是人話嗎?’‘不孝女!’”一個青年書生照著邸報上的文字讀出聲來。

頓時,旁邊響起一片喝彩:

“這姑娘挺明事理的啊!”

“哪家的姑娘這麽聰明,可惜攤上這麽個貪財的糊塗爹,唉,真是歹竹出好筍。”

“那部《繡像本第一奇書》不是一部穢書麽?怎麽穢書還有這種教人明理作用?倒是有趣,回去路過書鋪,我就買一本!”

嵇清持湊上去,越聽越是疑惑,那十篇批判文章,他都親自看過一遍,並沒有這些人口中說的這些內容啊?他們到底在讀什麽?

不對,今天的邸報文化副刊,又復刊了!

嵇清持定睛一看,發現榜房上張貼著的邸報又長出來一截,眾人圍在那長出來的一截下面議論不休,分明就是文化副刊新出了一版內容!

好啊,淩霄書坊,你們反應倒是快,就讓我來看看,你們這個草台班子,能找到什麽刀筆好手,跟我們訓練有素的鷹犬對陣!

嵇清持輕咳一聲,低聲道:“麻煩讓一讓,我是翰林院編修、清流書坊坊主嵇清持,我要到前面去看看今天的邸報。”

眾人正在激憤上頭之際,都恨不得把邸報搶過來仔細閱讀一遍,但是事有輕重緩急,人有先來後到,他們急著看也得遵循秩序,這都跟這兒圍了半天了,還得仰仗著裏面的義士讀出聲來,借光聽一聽。

這時候,突然有個新來的要往前擠,擱誰身上都受不了啊。

“別擠了,我還是武英殿大學士、國子監刻坊坊主呢,今天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都得排隊!”

“嘖,什麽素質,想看不早來,扯什麽出身高貴!這京州城,天子腳下,一塊牌匾砸下來,五個裏有四個朝中有人,什麽翰林院編修,一個閑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