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6頁)

他全力飛奔所向之處,是一棵設有娛樂空間的大樹。說穿了就是遊戲區,不過這裏當然完全找不到像市面上賣的那些RPG類作品或是戰爭遊戲,擺的不是問答或益智遊戲之類的智育類遊戲,就是健全的運動遊戲,但各個遊戲區仍然圍滿了學生,還不時傳出歡呼聲。

他們都是從自己教室的座位上或是學生餐廳裏進行完全沉潛,現實世界中的身體在沉潛過程中都無人看管,但對沉潛中的人惡作劇是明顯違反規範的行為,除了春雪以外並沒有人會擔心這點。還記得大概是在剛進學校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吧,當時春雪從教室沉潛到局域網絡內,一回來才發現制服的褲子已經被脫下來了。

春雪將現實世界中的肉體藏進廁所,就連在虛擬空間裏也都躲著人們的目光,沿著刻在樹幹上的樓梯往上跑。樓層越往上,設置的遊戲就越沒有人去玩。

一路經過棒球、籃球、高爾夫球、網球區,連桌球的樓層也視若無睹,最後來到了「虛擬壁球遊戲」區。

這裏連一個學生都沒有。遊戲不受歡迎的理由非常明顯,因為這是一種極為孤獨的運動。所謂的壁球盡管乍看之下和網球有點相像,都是用球拍擊球,但球卻是打向一個上下左右與正面都由墻壁圍繞的空間,玩家只需自己默默地將彈回來的球打回去即可。

本來春雪喜歡的遊戲類型,是拿著沖鋒槍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FPS(注:FPS為First Person Shooter的簡稱,又稱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玩家可透過顯示設備仿真主角的視點,身歷其境感受遊戲場景,並進行射擊、運動、對話等活動),就算跟最盛行這類遊戲的美國玩家相比,他的技術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遊戲類別在日本當然也很受歡迎,但校園網絡裏當然不可能準備這樣的遊戲,而且——就讀國小時,有一次他只拿著一把手槍就宰了全班男生,隔天就被整得非常慘,讓他留下了痛苦的回憶。從那之後春雪就對自己發誓,無論玩任何種類遊戲,他再也不跟學校裏的人一起玩了。

春雪走到空蕩蕩的場地最右端,一只手放到操作面板前。他的學號立即被輸入進去,讀取出先前所儲存的遊戲等級與最高分記錄。

他從第一學期期中左右就開始用這款遊戲來消磨每天的午休時間,結果分數越飆越高,高得讓人看不下去。雖然他早已玩膩,但除了這裏他也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春雪以前端長著黑蹄的粉紅色右手,牢牢握住從面板上浮出的球拍。

顯示出「遊戲開始」的字樣後,接著就有一顆球憑空掉了下來。春雪猛力揮動球拍擊球,發泄今天一整天無處可發的郁悶。

只留下一瞬間的閃光,仿佛化為一道雷射的球體就筆直向前飛,分別在地板跟正面墻上反彈過後才飛了回來。春雪靠著幾乎已經超越視覺的反射神經掌握住球的動向,遵循大腦自動導出的最佳解讀,身體往左挪出一步,同時以反手拍回球。

現實世界中的春雪當然做不出這種動作,但這裏可就不同。這裏是可以擺脫一切現實世界束縛的電子世界,一切行動只需藉由在大腦與神經連結裝置之間往返的量子訊號。

打出去的球立刻失去實體,化為一段在球場中閃過的模糊軌跡。叩叩作響的音效聽起來就像機關槍的槍聲,短短一秒內就反復了許多次。盡管如此,春雪仍然讓這副小豬軀體往四面八方跳躍接球,球拍更是往全方位揮得虎虎生風。

可惡——我才不需要什麽現實世界!

盡管面臨極限的遊戲速度,卻還是甩不開雜念,充滿怨恨的叫聲回蕩於腦海中。

為什麽需要在現實世界中弄出教室或學校這種無聊的東西?人類已經可以只活在虛擬世界中,而且已經有數不清的成年人也紛紛這麽做。過去甚至有人進行了實驗,將人的意識原原本本地轉換成量子數據,企圖建構出一個貨真價實的異世界。

但社會卻以要讓小孩學習集體生活或培養情操這些蠢得可以的理由,將他們一起丟進現實的牢籠中。荒谷他們當然無所謂,畢竟他們來上學不但可以借機發泄壓力,又能節省零用錢,可是我——往後我該怎麽辦才對?

叮咚兩聲響起,題示於視野角落的遊戲等級往上升了一級。

球體猛然加速,反彈的角度也變得不規則,劃著出入預料之外的軌道朝春雪飛來。

春雪的反應漸漸跟不上了。

該死,我要加速——我還要更快!

不管是虛擬或現實世界,都能以速度沖破一切的阻礙;他需要能沖到無入場所的——

極速!

手上的球拍呼的一聲揮空,化為光線的球體掠過春雪的臉頰,飛到他身後消失無蹤。一聲令人喪氣又滑稽的音效響起,顯示遊戲結束的字樣掉了下來,在球場上彈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