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2頁)

科舉殿試過去八個多月,登科、尤其是每科前三的士子中,三分之一是之前就有官印,其他是科舉後才安排在楚姬處覺醒。

不過無論哪種情況,在科舉結束的半年後,這部分取得前三的士子,陸續覺醒了新的謀術——而且都是與他們上榜的科目有關!

像是法正,就新覺醒了三種謀術,諸葛瑾兩種,其他人至少一種,而且新覺醒的謀術,必有與自己登榜科舉有關的謀術、且專屬謀術的比例極高……

步騭作為戶科的第二,覺醒了“得寸進尺”——瞬間計算出獲利的可增長空間。

符合他在戶科題目中,查驗賬目時,不僅能夠挑揀出問題賬目,而且能夠迅速計算出,何處賬目有擡升空間,進而判斷出賬目背後可能存在的效率問題、亦或是執行著企圖心問題的特質!

算是大眾型謀術“討利”的進階專屬形態……

鄧芝作為禮科的第二,則是覺醒了“感同我受”——談判中令對方的感受,強行向自己的立場偏移,立場差距越大,偏移效果越差。

自古以來,“代入對方角度”都是縱橫家們說服、勸諫的重要手段,類似“感同身受”的謀術層出不窮,雖然作為專屬謀術,不同的謀士覺醒“感同身受”後,效果各有不同,但大體作用方向相似。

如今最明顯的“感同身受”擁有者,正是魏國的大鴻臚劉曄……

能夠切實的感知到目標的情緒傾向,進而判斷出對方的大致態度,來更好觸及到對方的可說服點,並且可以用來試探底線。

歷史上這是劉曄的優勢,也是他的缺陷……

這“優勢”令劉曄在代表曹操集團出使的時候,無往不利,不過作為“缺陷”,也造成了劉曄晚景淒涼。

原因是歷史上的劉曄,錯誤的在參與朝政時,也精於以“感同身受”來揣摩明帝曹叡、以及其他同僚的意圖。

對自己的“羽毛”的看重,更甚於對魏國政策的關心,沒有自己的立場……

也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君王與同僚間也兩面三刀,當其他同僚與明帝意見相左時,劉曄私下裏會對同僚的想法認同,當著曹叡的面又順著曹叡的意思,對同僚的想法大加批判。

一開始因為劉曄的話術夠高,哪怕當著明帝的面,否定了同僚的觀點,私下裏也會通過詭辯,令人感覺劉曄支持自己,只是為了更好的說服明帝才駁斥。

然而假的真不了,最終劉曄還是翻了車,所作所為被人揭發給了曹叡。

曹叡為了試探劉曄,特地在與劉曄私談的時候,故意說出自己並不贊同的觀點,果然發現每次都支持自己的劉曄,並不是與自己三觀相合,而是在揣測自己的意圖,故意“蹭”自己的三觀!

當然,劉曄作為三朝元老,這也不算是明確的罪狀,所以曹叡沒有明說什麽,只是開始疏遠劉曄,這也令劉曄晚年時不得重用,最後積郁成狂……

只能說是成也話術、敗也話術,沒能適應從使臣到朝中重臣的轉化,沒有自己的操守,也沒有濟世安民之心,只想著搖唇鼓舌,以說客的態度來面對朝政,最終被自己的說客屬性反噬!

在城姬世界,劉曄的“感同身受”謀術,也有這種傾向——效果奇佳,但卻容易在無意中影響到自身。

而鄧芝的“感同我受”,算起來應該是變異的“感同身受”,作用完全相反,是用自己的立場,潛移默化的同化對方。

如果說“感同身受”是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作出發言,那麽“感同我受”就是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對方、令其對自己“感同身受”。

效果來說,無疑是“感同我受”更霸道,但限制也更多,偏移越大、越困難。

如果不是劉曄的“感同身受”,剛好感知到了鄧芝的立場,之後……自己的本能的想要代入,恐怕以劉曄的精神力,即使受到“感同我受”的影響,也不會太明顯!

沒錯,劉曄還沒有意識到,兩個年輕人其實也已經令他中招,甚至可以說有一半是他自己跳進去的。

的確劉曄探到了楚國的一些底線,但與此同時,步騭和鄧芝也並不是躺平被劉曄玩弄。

劉曄離開時,雖然兩人一副受到打擊的樣子,但實際上已經基本也達到了預期。

當然,除了兩人本身能力之外,楚國的硬實力也起到了關鍵作用——本身在面對魏國時,楚國的底氣就更足,這不是話術能改變的。

雖然現在楚魏並沒有就此達成正式的協議,因為劉曄要向曹操請示,哪怕只是土垠縣的很小一部分、沿海的一點點,也不是劉曄能做主同意的,但是劉曄覺得,以自己爭取到的條件來說,大王應該八成會同意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