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艱難險阻(第2/3頁)

同時,由於新型冷凍倉結構穩定,體積較小,便於集中安置,大量人口進入冷凍狀態後,艦隊裏的生活空間變得大為富足,又進一步加快了新一代遠航人的培養速度。

艦隊領導層裏甚至有激進派提出,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艦隊可以利用大型艦船的富余生產力制造更多模塊化的,只儲備冷凍倉的拼接式飛船,進一步擴大艦隊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再加強從曲率空間中吸收實能顆粒的能量吸收器的數量與性能,那麽等到抵達銀心時,原有的1.5億人將會膨脹為一支百億人的大軍!

到那時候,這百億大軍人手一台裝甲,且不論單兵能力幾何,光想想這數量就足以令人激動。

百億戰甲再輔佐以數百億乃至於千億萬億的智能作戰單位,這一支特種遠征軍將會變成投鞭斷江的浩浩蕩蕩的主力部隊。

不得不說,這位激進派描繪的未來十分誘人,秦光也差點動了心。

但秦光思量再三,決定以兵不在多而在精的理由暫且壓制激進派的提案,只同意適當加快新人類的人口擴張規模。

到2850年,已有共計七千萬人進入冷凍倉,其中絕大多數為當初首批登上艦隊的老一輩。

少部分則包含新的頂峰戰士、超級科學家、天才艦長等等新興人才。

與此同時,秦光又與重新蘇醒一年後的艾默生聯合通過了一條新的法案。

為了滿足制造和維持更多冷凍倉的物料需求,同時也是為了提前備戰銀心戰鬥,艦隊將會在絕大部分非科學實驗室區域關閉重力模擬器,一是讓現有人口逐步適應無重力生活,二是為了在無重力條件下培養新一代的太空戰士。

放棄重力不代表放棄體能,艦隊將會在無重力條件下加強體能訓練,以達到關鍵時刻全民皆兵的效果。

以地球人原有的體質,在無重力條件下,生理機能不適應太空環境,血小板很難準確定位破損血管,一些輕微的內出血都很容易擴散成嚴重傷勢。

雖然個人醫療助手可以適當克制這種現象,但人體機能缺乏自我調節能力的話,一旦能量供應不足,亦或是進入激烈交戰狀態,醫療助手反應變慢,這點細微的差距都會極大程度的壓制士兵的戰鬥力。

按照艾默生的估計,剩余的一百五十年時間,足夠讓老一輩的人體在快速進化中適應無重力條件,人腦會錄入新的信息,變成比個人醫療助手更精密的機器,並且人體內會產生一種新的酶。

一旦人體感應到內出血,無需大腦做出判斷,肌體組織細胞會迅速分泌新酶。這種新酶無需重力協助定位,而是會跟隨化學鍵的引導,像電池中從負極流向正極的電子一樣,快速撲向傷口,並與血紅細胞結合,發生膨化反應,再沉降、凝結,將傷口快速封閉,以起到自我急救的效果。

這種新型凝血酶的機理,只是長時間翺翔於無重力曲率空間裏的太空人類進化的其中一個方向。

人體內還會誕生多達數千種重力狀態下不具備的新酶,細胞組織相互間的關系,神經元的排列結構,乃至於神經信號的傳遞方式,都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巨大的改變無處不在,就像同樣排水量的內陸船與遠洋船在結構上也會有巨大區別一樣。

時間走到2870年,當無重力下的第二代新人逐漸成年時,三代人類的體型差異顯現出來了。

分別來自不同星系,依托於不同恒星穩定量子常數的第一代人類體型相對較為矮小。

誕生在太空中,並在重力條件下成年的第二代新人類體型稍微高大一些。

第三代人類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高大的人身高很輕易便突破三米,矮小的確僅有0.5米。

不同的體型傾向代表著這一代人的天賦差異,通常體型高大的人都具有龐大的大腦,科學潛能較高。

體型矮小的人則擁有更高的骨密度和肌肉凝實度,以及更好的生理快速反應能力,相對較小的大腦中將絕大部分天賦都分配到了戰鬥能力上,這些人是天生的裝甲戰士,天賦比當初的鋼骨戰士還略勝一籌。

此時,三代人類累加起來的總人口數量超過了四億。

其中七千萬第一代人類正在沉睡,還有七千萬名第一代人類在各部門身居要職,並且基本都等待著輪值。

第二代人類的數量則有一億四千萬人,第三代有一億六千萬人。

秦光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手上拿著一份絕密報告。

這份報告令他略感頭疼。

經過艦隊攜帶的繁星子體常年觀察與分析,發現三代人類間產生了一些問題。

此時艦隊距離帝國邊疆已經超過九千光年,雖然長期呆在曲率空間內,但與外界原三維空間裏的宇宙常數規則多少有些聯系,人體自己會告訴自己,外部環境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