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口碑擴散(第2/3頁)

“這樣啊,那我回去找找看,你剛剛說是這個導演的粉絲?”

“沒錯,他第一部電影剛上線,我是最早看過的,後來《大白鯊》我也一秒鐘不差就等著了,這次《生死頻率》也是京城第一場點映,我大清早就來買票了,說起來我也算是李謙最早的粉絲了。”

旁邊女朋友有些奇怪,“呂超,你不是晚上來的時候買的嗎。”

說完,臉色一變,“好啊,你早就打算看這部電影了是吧,還說陪我來看《投名狀》,路上一個勁的又說別人都說《投名狀》太黑暗太壓抑,看了會難受,原來你根本就沒想陪我看電影。”

呂超連忙道,“沒有沒有,真是下午來的時候買的票,你不是看著我買的嗎。”

李謙搖搖頭,看他們倆有吵起來的跡象,挽著佟莉雅快步離開了。

還沒走遠,好像聽到真的吵起來了。

魯迅說過,做人要誠實,不能吹牛,古人誠不我欺。

不過,自己竟然有粉絲了,看樣子還是個能為了自己電影去忽悠女朋友的粉絲。

鐵粉啊!

……

同一個時間,在京城、魔都、羊城、深鎮等一二三線城市,《生死頻率》同時進行了60場點映。

光羨在全國各地的地推人員也有不到90個,抽了60個人負責電影拷貝,每個人配兩個個保安,都來自不同的保安公司。

一份拷貝五盤,三個人全程分開保管,把意外降到最低。

也只能保證六天周末晚上,每晚點映60場,多了就照顧不過來了。

六天就是360場,場次也不算少了,最起碼在國內算是最大規模的電影。

雖然可以每晚同一個城市跑兩三家電影院,不過360場也夠了,場次越多,風險越大。

而且也能營造出一種饑餓效應,等口碑擴散之後,其他想看的觀眾看不到,就會更加期待。

60場點映之後,第二天李謙在網上看了一下,零星找到了幾個觀眾提及這部電影。

畢竟就算每場都有70個觀眾,60場也才4200個人看過電影,放在國內這個人口基數上,基本沒有什麽聲響。

15號又在全國進行了60場點映,可能因為放假的原因,再加上之前也放了60場,在幾個大點的論壇開始出現了關於《生死頻率》的帖子。

16號周末再次點映60場,三天點映180場,超過一萬五千多人看了這部電影,再加上光羨的宣傳從昨天就正式開始大規模鋪開了,第一則預告片發布,海報也出現在了各大城市,終於在網上多了些討論。

“你們看了《生死頻率》嗎,《大白鯊》的導演拍的,挺好看的,結局太暖心了。”

“《生死頻率》?我記得這部電影,不過不是很月底上映嗎?”

“點映啊,你們不知道?我們這三天點映了三場。”

“我去,我昨天還去了電影院,怎麽沒看到。”

“太好看了,本來看了《投名狀》壓抑的要死,又去看了《生死頻率》,心情立馬就舒服多了。”

“我去,樓上跟我一樣,《投名狀》拍的什麽東西,我帶兒子去看的,把我兒子嚇哭了,就帶著他跑了隔壁廳,正好在放《生死頻率》,不過可惜前面有點沒看到。”

“是啊,結局太暖心了,我一開始還以為會是悲劇結尾呢。”

“強烈推薦大家去看看不要被片名蒙蔽了,這其實是一部治愈系的電影。”

“說下劇情啊,到底是不是科幻片啊?”

“算是吧,科幻、懸疑、犯罪都有。”

“劇透一下,鄧朝演2007年的兒子,張翰宇演1987年的父親,2007年的張翰宇20年前就死了,鄧朝通過無線電聯系到了1987年的張翰宇,救了他,然後又救了他媽媽,她媽媽在2007年本來沒死的,不過因為救了他87年的爸爸,導致87年的媽媽死了,最後全都得救了,把連環殺人案兇手給幹掉了。”

“我去,兄弟你擱這說繞口令呢,這劇透不合格啊。”

“樓上的小學語文是數學老師教的吧,這點簡單的邏輯都講不清。”

……

接下來的星期一,雖然沒有點映了,不過關於《生死頻率》的小規模討論依然還在。

而且李謙帶著劇組在江浙電視台錄了档節目,也開播了,其他的宣傳光羨也全都跟上,《生死頻率》開始慢慢地有了點熱度。

正巧《投名狀》也開始出現一些不河蟹的聲音,網上多了不少的負面評價,也給《生死頻率》提供了生長空間。

星期一,一篇標題為“看了《投名狀》,再去看《生死頻率》,治愈你壓抑的心情!”的新聞進入了大眾的視線。

捆綁營銷,永遠是最粗暴有效的方式。

《投名狀》作為當下最火的電影,這種帶有貶低對方,擡高自己的新聞,當然賣點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