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3頁)

那老道士有些猶疑得站起來。

來舍米的人不少,從來都是窮苦人,麻衣粗服,就算餓瘦了,也能看出做慣體力活的模樣來——可從未見過這樣的華服少年。

老道士有些戒備得問道:“二位公子,從何處打聽來的地方?”

劉協避而不答,反是笑道:“我心向道,為舍米前來,難道五鬥米教竟不肯收容我與兄長二人?”

原來朝廷西遷,定都長安城之後,劉協多次出宮,暗訪城中情形,驚覺漢中五鬥米教的張魯已把義舍開到了長安城中。

這五鬥米教與黃巾軍,雖然都是借著道家學說起事,但彼此之間並無溝通聯系,一在帝國東部,一在關中。起初是張魯的爺爺張道陵做的領頭人,死後傳給了兒子張衡,張衡死後,張魯殺了另一位創教人,奪權上位,成為了五鬥米教的頭目。

這五鬥米教的核心組織理念,便是舍五鬥米給義舍,就可以加入。義舍會為天下的信徒提供食宿。而信徒到了義舍,只能取用自己真實所需的,若是貪婪多取,便會受到上天的懲罰,令他肚痛生病。

後世看來或許可笑,但此時戰亂饑荒頻仍之時,一個能為所有信徒免費提供食宿的組織,是可以發展到相當龐大的。而這種宗教信徒的模式,又使得他天生具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必要時轉化為軍隊,戰鬥力也絲毫不弱。

劉協早已看中了張魯的勢力,如今只缺一個契機,將他拿下。

此時劉協詰問,老道士便有些站不住腳。

五鬥米教的理念,乃是天下投奔之人,只要繳納五鬥米給義舍,那是一定要收下的。

老道士忙道:“我沒說不收……”

劉協點頭,示意伏德。

伏德便招呼門外人手,“把馬車上的米都卸了。”

“哎……”老道士沒見過這架勢,挓挲著雙手,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劉協微微一笑,道:“若是你做不了主,不如請義舍中能做主之人,出來一談?”

老道士看他神色,一愣道:“你知道我們方祭酒在義舍之中?”

就聽老道士背後,內室中傳出來一道粗嘎的男子聲音,“黃老伯,請來客小友入內說話。”

劉協邁步要入內。

伏德在他身前一攔,低聲道:“表弟……”

兩人在外,便以兄弟相稱。

劉協低聲道:“想想出府前,我同你說的話。”

此時看來的荒唐事,伺後回看,都是天下事。

伏德皺眉,心中天人交戰,一瞬過後,只按緊腰間佩劍,卻是走在劉協前方,若有危險,也能護住皇帝。

內室光線昏暗,不曾點燈,一名絡腮胡的壯碩男子,一身麻衣盤腿坐在床上。他雙手按著膝蓋上的一個長條布包,裏面該是藏著武器。

劉協自伏德背後轉出來,望著他,笑道:“見過方祭酒。”

祭酒乃是五鬥米教中的職位,教中分為二十四部,每部的頭目便被稱為祭酒,由他倒酒祭神。

方祭酒在內室聽到外面的對答,原以為來者乃是成人,只嗓音稚嫩些,沒想到來人竟然真是個孩童,觀之不過十一二歲模樣。

方祭酒松開了按著布包裏長刀的手,道:“原來是個小家夥。”他的目光轉向身形修長的伏德,道:“這是你弟弟?長安城中哪裏不好去玩,卻來義舍胡鬧。”

劉協並不生氣,平靜道:“張魯可曾說過五鬥米教不收孩童?”

方祭酒一驚,這小子直呼教主之名,真是好大的口氣。

方祭酒這才定睛細看劉協,兩道粗眉漸漸倒立起來,口氣也嚴峻了,“你究竟是誰?”

劉協撓了撓下巴,道:“你們教主多年前曾在長安城與佳人春宵一度。沒想到那佳人暗結珠胎了。”

方祭酒睜大了眼睛。

伏德也覺詫異,皇帝如何知道此事?

劉協慢悠悠道:“那個珠胎,就是我。”

伏德: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