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4頁)

劉協微微一笑,從記憶中回過神來,道:“待到蝗蟲來時,便叫當地官府將各家雞鴨都集合起來,也是一支滅蝗蟲的大軍。”他說到此處,心中暗嘆,若是能將後世的生物農藥帶到此時來,作用可就太大了。可是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此時連化學農藥都沒有,恐怕要生產力再發展個兩三倍,才能負擔得起以陳醋灌蝗蟲卵土孔這樣的法子。

劉協伸出第三個手指,又道:“這第三條,便是改換作物。蝗蟲喜食粟米谷糧,然而卻不吃大豆、苜蓿,於果樹損傷也少。蝗蟲多發之地,由朝廷出面,給民眾提供樹苗糧種,再給更換作物的補助,幫助當地民眾改換種植的作物,使之免受蝗災之害。具體細則,就有勞文先匯同尚書台諸位大人擬定了,恐怕各地標準也要有所不同,總要與當地收益相符。”

他條條分明,說了這許多,此時才坐下來,低頭慢慢飲茶。

楊修舒了口氣,正以為是結束了,才要擱下筆,就聽皇帝在上首,因為一時間說了太多話,聲音有些微微的沙啞。“後面這三條,都是防以後蝗災的法子。眼前這二年的蝗災,百姓遭受了,沒有糧食,又如何活命?便叫他們以蝗蟲來換米糧。如今春夏之交,正是蝗蟲將出之時,才出的蝗蟲尚且無法高飛,這等蝗蝻,令百姓捕捉了來,每一升換米有定數——朕意以五鬥為佳。具體還要文先匯同尚書台諸位大人,視朝廷余糧與百姓所需裁定。又或者有地方百姓願意得錢的,將米糧換成銅錢也可。這些都還是粗政,具體要看不同地方、不同季節,也並非定了兌換的量,便自此不改了。或者得蝗蝻五升的,給細谷一升或是粗谷二升。朕此時隨口說的,只是這麽個意思。回頭再定細則。”

直到此時,才算說完。

劉協走到楊修身邊,垂眸一看,贊了一聲“好文筆,好才思”。

他的話一停,楊修的筆也停了,此時紙上墨跡未幹,已經劉協方才所說的治蝗之法,寫作了一篇文辭典雅的旨意。

楊修心中才更是嘆服。沒想到皇帝年輕,卻能於刹那之間想出這許多滅蝗之法,不僅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連百姓受災用糧——卻並非白給,而是要以蝗蝻換糧也想到了。這裏面哪一條單拎出來,都是朝中那些如父親一般的老臣才能有的見地,誰知道……

楊修忍不住端詳了皇帝一眼,見他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面容清俊,而神色凝重,只能感嘆天子便是不同於常人的。

待那紙上墨汁幹了,劉協便令收起來,與他方才批閱過的奏章一同放入帶鎖的小匣子裏,仍由四百裏加急送回長安,交由尚書台例行公事。

夜已深了,楊修與伏德便都退下。

只淳於陽在帳中為皇帝守夜。

劉協卻還為理完今日政事,他目視淳於陽。

淳於陽便從懷中取出一枚精巧的黑漆小匣子來,這匣子用的乃是魯班鎖,尋常人不通打開之法。他雙手將那黑匣子放於案上。

劉協伸手於匣面,廣袖覆蓋於上,不知他手上如何動作,就聽“哢噠”一聲,再看時那匣子依然打開,裏面乃是薄薄幾頁文書。

這是別處給劉協的密信,匯總到長安,又由曹昂寄送出來。

劉協換到帳中已經鋪好的床榻上,將溫暖的毛毯拉到腰腹處蓋住,細細看這幾封密信,時而出神思量,待都看過了,便喚汪雨上前,將這些密信匯入一枚樣式相仿的大黑漆匣子中,叫他同從前那些密信一般,都隨身收好。等到他入睡之時,帳外依然不聞絲毫人語步音,唯有一陣一陣的風聲,從黃河上空至此,打個唿哨又往別處趕路去了。

次日眾人出了秦嶺,下去便是關中平原,這就好比神仙要下到凡間一般。劉協便叫眾人都扮做行商之人,如那販賣兵馬的蘇雙一般,亂世出行排場也是極大的,又叫淳於陽領著大部隊在官道上行走等待、隨時待命,他則帶著兩百羽林郎與隨身伺候的人,拐入官道旁的鄉間,左訪右看,絲毫不著急回長安之事。淳於陽雖然擔心皇帝安危,但出得長安,皇帝不必顧忌親長勸告,於這等事情上更是無人能更改他的心意了。

鄉裏農人都是闔族同居的,便是小路上來了一個異姓人,都會成為大新聞,更何況是這樣浩浩蕩蕩二三百人。

因此大人們得了消息,便都緊閉門戶,只從矮墻上時不時探出一雙好奇的孩童眼睛來。

劉協帶人來到田地裏,已是傍晚時分,大人們都回家吃飯去了,只幾隊小孩子還在田頭玩耍,偶爾穿梭在剛剛長成的作物行間,卻又極為靈巧,並不會踩壞作物,因為都知道家中爹娘最重此物,若是不小心踩壞了,立時便是一頓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