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在絕對武力的壓制下, 何必執著於那些陰謀詭計?

嬴政的自信心空前膨脹。

但也許是因為前世在楚國就吃過一次虧,所以他哪怕在節節勝利的情況下也仍舊小心謹慎,並未得意忘形。

戰爭上的事情,朝中有無數優秀將領。

嬴政自己也從圖書館中看了許多兵書, 他將那些兵書的內容融會貫通, 與手下將領商議如何攻打某個城市的時候, 還會透露給他們知道。

他因為並不經常在前線,很多知識都是紙上談兵。

但王翦等人常年打仗, 吸收了新的知識後, 幾乎立刻就靈活運用到了戰場上。

這帶來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在修養了幾個月後,嬴政問起攻打楚國需要的兵力,手下將領們也給出了與前世迥然不同的答案。

前世王翦咬死了, 攻打楚國必須要有六十萬兵力。

李信年輕力壯, 又格外擅長輕騎閃電戰, 所以在嬴政詢問的時候誇下海口, 承諾可以用二十萬軍隊將楚國拿下。

他這樣說並非無的放矢, 而是衡量了兩國士兵戰鬥力與自己能力後說的。

但這種戰鬥方法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弊端, 那就是無法攜帶大量糧草, 非常仰賴後方補給。

李信時運不濟,戰爭途中遇上昌平君叛亂, 直接掐斷了後方補給。

於是,慘敗!

並非他能力不足,而是他對人心的了解太少。

王翦開口討要六十萬軍隊,雖然有當時已經連續打了好幾場滅國之戰, 國內空虛, 沒那麽容易征調出六十萬軍隊, 但也未必不是因為懷疑昌平君。

畢竟, 昌平君可是楚國貴族。

哪怕可以算是在秦國長大,也在秦國被重用,甚至深受秦王嬴政的信任……

但那畢竟是他故土。

昌平君的大部分家人,可都生活在楚國。

但如今,昌平君已經早早逃回了楚國,李信攻楚的最大隱患已經消失。

所以,嬴政又有些蠢蠢欲動起來。

他沒想到的是,被他寄予厚望的李信不但沒有如他預料一般給他驚喜,反倒王翦等人並不保守,開口說出的兵力比之前世有了大幅度削減。

王翦打仗的特點就是穩紮穩打,所以他仍舊要了最多的軍隊:“非五十萬士兵不可敵!”

信陵君嘴角含笑:“四十萬即可。”

李牧常年與遊牧民族打交道,用兵奇詭,喜歡速戰速決:“三十五萬,可在兩年內拿下楚國。”

兩年?前世滅楚之戰可是打了足足四年。

雖然有李信失利的原因在,但兩年時間一出口,還是讓嬴政立刻高興起來。

李信與李牧對視一眼:“三十五萬即可。”

嬴政:“???”

怎麽王翦討要的兵力少了,李信要的反倒多了?

很快他就意識到,齊楚已經聯合,這些將領們需要考慮的並非楚國而已,還要防備隨時可能增援的齊國。

攻打兩個國家,需要的兵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而王翦兵力減少,應當也是因為昌平君這個隱患並不存在,所以他並未想過如前世一般,直接在前線駐軍屯田,與楚國打消耗戰。

這個老狐狸!

嬴政低頭想了想,將剛上任沒幾年的丞相王綰叫來。

李斯雖得嬴政重用,但在王綰被罷免之前,他一直都只是廷尉,秦國,乃至秦朝的丞相是王綰。

只是後來王綰與嬴政政見不合,主張分封制,為嬴政所不喜。

也是因此,才有了主張郡縣制的李斯上位的機會。

但這並不是說王綰就一無是處了,在戰爭時期,王綰在大後方安撫百姓、調和國內矛盾還是很有一手的。

所以哪怕知道王綰與自己政見不合,重來一世後,嬴政仍舊選擇了將他放在丞相的位置上。

王綰行禮之後垂手站到一旁,不太明白嬴政召見自己的原因。

嬴政並不寒暄,直接問道:“國內糧食儲備還剩多少?可供征調的兵力又有多少?”

王綰瞬間反應過來,秦王這是又準備打仗了。

只是打仗之前,例行詢問一下國內的兵力與糧草是否供應得上戰爭所需。

想到這兒,王綰笑著點頭:“最近幾年國內糧食儲備翻了幾番,老秦人大約只能抽調四五十萬兵力,但原韓燕魏趙等國的百姓同樣對當兵躍躍欲試,若是王上想要,征召出一百萬兵力也是沒問題的。”

說到這兒,王綰不禁暗嘆一聲——

秦國有趙太後與嬴政這對母子,實乃秦國之幸。

一人在前面橫掃千軍,一人在後面發展國力,配合無間,讓彼此都沒有半點後顧之憂。

嬴政不知王綰心中想法,聞言當即大笑起來:“既然國內兵力充足,那也不必再爭,諸位將軍大可以若是不介意,也可分兵幾路,多方位攻打齊楚兩國,好讓他們知道,他們就算聯合起來也不過螳臂當車,萬不是我大秦一合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