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見趙馨似乎有些生氣,嬴政忍不住笑了起來。

呂雉是誰,嬴政當然不可能不知道。

並非只是泛泛的“劉邦妻子”與“長壽”的身份,他對呂雉的最深印象其實是……

一個還算優秀的統治者。

用後代的話來說,她是一個難得的優秀女政治家。

漢承秦制,但秦亡了,漢卻綿延了幾千年。

許多人認為最大的原因,是漢朝初期采用了分封制與郡縣制並行的舉措,極大地緩解了矛盾。

但事實並非如此。

這一點從漢朝建立之後不久,劉邦就發現了分封制對中央的威脅,於是親自動手消滅了所有異姓王就得以窺見一二。

但劉邦到底比之嬴政遜色不少,在消滅異姓王後發現自己無力控制全國,於是自認吸取了秦朝“教訓”,大肆分封劉姓宗室子弟為王。

但即便是這幾個“同姓王”,也在景帝時期被消滅幹凈。

分封制徹底退出漢朝歷史舞台——

明朝重新撿起過分封制,卻導致朱允炆想要削藩時被朱棣篡權。

這完全可以看出,分封制對統治國家毫無好處,只有隱患。

漢朝唯一比秦朝更具優勢的,是呂後掌權之後並未大肆攬權,甚至為排除異己不顧蒼生百姓。

也許是因為呂雉年輕時期經歷過太多,對百姓有了憐憫之心,所以她選擇了休養生息,讓在楚漢戰爭中流離失所、損耗無數的百姓有一個喘息之機。

呂雉之後的文景兩帝,同樣延續了呂雉的治國方針。

幾代人的努力,這才讓漢朝站穩了腳跟,甚至在漢武帝時期有了征戰四方,威名遠揚的可能。

不管後世對其行事如何抨擊,呂雉對漢朝的貢獻都無法抹殺。

嬴政在知道秦二世而亡後,不可能不關注承襲了秦制的漢朝,又怎可能不知道呂雉在其中的作用。

只是……

他看了眼趙馨,笑道:“雖然她作為統治者還算優秀,卻終究不是個合格的政治家。她不夠心狠!”

趙馨驚了一下。

想必讓任何一個知道呂雉的人聽到他的評價,都不可能不驚訝。

世人總說呂雉狠毒,嬴政卻說她還不夠狠?

她看向嬴政:“你覺得,她要怎麽做才是合格的政治家?”

嬴政理所當然地開口:“稱帝,改天換日!”

“既然做了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太後,又怎能因為畏懼旁人閑話而選擇放棄?看她臨朝稱制那麽多年,娘家兄弟都被封王了,自己立的傀儡皇帝也都殺了,其他劉姓子弟又算什麽?”

若非如此,也不至於最後娘家被殺得幹幹凈凈。

趙馨皺了皺眉:“稱帝倒也罷了,可殺了所有劉姓子弟是否不妥?”

你忘了之前,你不還罵過胡亥?

胡亥倒是真的將兄弟姐妹都殺絕了呢。

只是這話太戳心,她到底沒有說出口,以免揭了嬴政傷疤。

嬴政卻聽出了趙馨的未竟之語,沉默半晌後答道:“情況不一樣,胡亥殺的都是對自己沒有太大威脅的兄弟姐妹。他若只殺扶蘇,我倒還不至於那麽生氣。”

只殺扶蘇,就只是兩兄弟之間的權利爭鬥,雖然他仍舊免不了傷心,但也清楚那不過是成王敗寇,只會痛心於自己對扶蘇的教育。

但他還殺了其他的兄弟姐妹。

他們對胡亥沒有威脅,殺他們反倒是給李斯與趙高後來的掌權掃清了障礙。

嬴政自然無法接受。

可呂雉與其他劉姓子弟有什麽關系?沒關系!

那些劉姓子弟還會威脅到她的統治,會對她的權柄虎視眈眈,會對她的追隨者視若仇敵。

呂雉自己倒是死得輕松,她所有的擁躉卻被殘殺幹凈。

趙馨愣了一下,竟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嬴政失笑:“本就有道理。”

說完,他突然陷入沉思。

趙馨沒有打擾他,坐在一旁等他。覺得無聊,幹脆拿起奏疏看了起來。

也是巧了,上面記載的正是她更了解的問題。

鹽。

早在攻打百越之前,趙馨就意識到了鹽的重要性,甚至想過用鹽來給百越挖坑。

不過鹽的獲得渠道並不只有海鹽,湖鹽與井鹽在戰國時期反倒是朝廷和百姓獲得鹽分的主流渠道。

而百越這些隱於山林的部族,乃至於那些草原遊牧民族,其實除了這兩者獲取鹽分的方式,還有另一種。

從動物血液當中獲取鹽分。

古時候認為血液中蘊含力量,最大的原因就是喝了動物血液可以從中獲取鹽分。

雖然不如直接用鹽方便,但在得不到的時候也能靠著動物血液勉強維持身體機能,支撐過了最艱難的適應期,對鹽分的需求就不那麽迫切了。

最後起到大作用的,還是酒石。

但這並不是說,鹽就不重要了。

趙馨一直沒放棄在海邊尋找適合開辟鹽田的地方,鹽田法也直接交給了官員,讓他們到海邊曬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