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外戚(第2/2頁)

仁宗皇帝娶妻的時候,太宗皇帝還是燕王。靖難起兵的時候,張家舉家相從,張(上曰下永)從太宗皇帝征大寧,又從仁宗皇帝守北京有功,封彭城伯。也算是靖難功臣之一。

只是而今年紀大了,不大管事了。

但是張昇卻不然。

宣宗皇帝數次出京,或巡邊,或擊虜。雖雲太後與襄王監國。但是真正執掌京師的就是張昇。

有這兩人在,一旦太後有命,換一個皇帝。木以成舟。五軍都督府與內閣諸位大臣,大抵也不會說什麽。

這也是宣宗皇帝臨終之前,為什麽要大臣們,家國大事必秉太後而後行之。

不僅僅是因為宣宗皇帝對母親非常信任。也同樣是一個事實。

太後張氏,在永樂年間,輔佐仁宗皇帝與漢王奪嫡的時候,就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又在太宗皇帝之後,數次政治危機之中,處理妥當。

雖然身在後宮之中,但是影響力之大,決計不僅僅限於後宮。

朱祁鎮雖然覺得自己有些不孝,但是心中還是覺得:“比起太後張氏,母後實在差太遠了。”

太後張家兄弟兩人,都在五軍都督府掌實權。

而皇後孫家,父親孫愚也就是剛剛所言之會昌伯。之前不過是工部督造天壽山的一小官而已,根本沒有經歷過戰事。

即便是有都督府僉事,也不過食祿不任事而已。

孫家與張家的實力簡直是沒有辦法相比。

但是再沒有辦法相比,朱祁鎮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孫家了。至於胡信,一來朱祁鎮信不過,二來朱祁鎮也不覺得胡信能辦出什麽事情來。

胡信的妻子李氏入宮為朱祁鎮的奶媽,這就說明一件事情,胡信的官職一定不高。真正有實力的將官,怎麽會讓妻子為人奴婢。

縱然太祖為了限制太監,建立了女官制度,選年四十以上,賢良淑德之婦,入宮中執事。說起來李氏身上也是有官銜的。

但是真正功勛之家,決計不會讓妻子如此的。

朱祁鎮也不能將事情寄希望於這一個小軍官身上。

朱祁鎮猛地起身,說道:“王大伴,為孤做兩件事情。”

“小爺請講。”王振說道:“奴婢萬死不辭。”

“第一件事情。”朱祁鎮說道:“將這襄王金冊為太後取走之事,傳出去。第二件事情,讓會昌伯入宮一次,記住是不許讓別人知道。”

王振說道:“奴婢明白。”

朱祁鎮心中有些黯然,暗道:“真不願意與太後為敵,只是有些準備不得不做。讓我老老實實的做一個讓皇帝是決計不可能的。”

朱祁鎮心智畢竟不是一個九歲小兒,知道廢帝的下場是什麽?事有不諧,他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