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2/2頁)

這個說的故事,並非給小孩子講的故事,而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最少有正式記載的事件。

一時間朱祁鎮聽得津津有味。

說實話,朱祁鎮固然有後世人的思維,但是對中國歷史談不上精通。

與這個時代的士大夫相比,就可以說不精通了。

除非後世歷史系的學生,不然學過那幾本歷史教科書,僅僅是常識而已。甚至說嚴重一點,因為描述歷史的角度不同。

你甚至覺得,你讀了一個假歷史。

剛剛開始的時候,朱祁鎮能忍得住,但是後來聽得入神,忍不住發問,對歷史細節,以及種種觀點不同。

王直含笑解釋清楚。

就這樣不知不覺居然到了中午。要到了下課時間了。

王直送走了朱祁鎮之後。

嘴角掛著起一絲苦笑,說道:“這是什麽事情?”

王直與王英齊名。也是永樂二年的進士,與王英是同年,兩人關系很好。王英彈劾李時勉,為了避嫌,這講官的職務,他不上。卻推薦了王直。

王直對此也是又驚又喜的。

畢竟為皇帝當老師,其中的誘惑太大了。不說別的,而今政壇大佬都是仁宗皇帝潛邸出身的。

只是楊士奇唯恐王直重蹈李時勉的覆轍,在王直上奏題本的時候,他特地召見了王直,給他講明白了。

皇帝尚在幼沖,要感化為主,要讓皇帝感受到聖學的魅力。而不是強來。在功課上也不要太嚴,只需讓皇帝知曉大義就行了。

甚至還給皇帝學習進度,做出的規定。春秋一經,最少要讓皇帝學上一年。

他當時也覺得沒有問題。

不過真正教授陛下的時候,才發現問題所在。

陛下真不是一般人。

很多事情,幾乎不用多言,就能領會。給陛下準備的教學進度,不過半個時辰左右都講完了。

所以王直臨時改變了內容,將課程偏向講史的方向。

這才將剩下的時間給熬過去。

此刻,他才知道了李時勉為什麽講課這麽快了。

並非不在意小皇帝身體,而是按著皇帝的接受程度來的。

一時間他想起李時勉被換下背後是不是有其他問題了。不過,他常在吏部,自然知道朝廷之中種種貓膩。

索性他得了最大的實惠,與皇帝結下師徒名分。至於其他的事情,就不要太追究了。

不過,他並非沒有懷疑對象的。

他的懷疑對象,就是王振。

所以他與李時勉不同,在王振面前從來不拿大,對王振多一分尊重。

王振畢竟是讀書人出身,雖然是一個秀才,他自然知道王直,對王直善意,又驚又喜,兩人相處倒是看上去和睦極了。

只是王振見了朱祁鎮對李時勉的尊重,已經太皇太後尚在,將對李時勉的恨意,藏在心中。只等將來必有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