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

朱祁鎮本意是在召見楊溥之後,緊接著召見下面的大臣。

但是朱祁鎮在楊溥這裏吃了一個大虧。徹底認識到自己的本事,或許他經過數年的歷練,已經初步具備一個皇帝的基本特征。

但是再與楊士奇與楊溥這樣大臣相比,還是太稚嫩了。

而下面接見大臣,不管是王直,還是曹鼐,馬愉有一個是一個,都不是好相與的。要麽是從政二十多年的老資格,要麽就是狀元。

朱祁鎮決定嚴陣以待,養足精神。一天接見一個。

下面來得是王直。

在朱祁鎮看來,王直這個大胡子,要比楊溥可愛多了。

王直給朱祁鎮講了這麽多年課,彼此接觸要多很多,所以王直一來,幾乎話之內,就將拉進了距離。

朱祁鎮說道:“今年戶部壓力很大,先生有什麽辦法嗎?”

王直苦笑說道:“陛下不用催戶部,臣可以肯定的告訴陛下,戶部的錢糧決計不足,臣來見陛下,就想問陛下雲南的戰事,能停不能?”

朱祁鎮說道:“決計不可,開工沒有回頭箭。此刻臨陣退兵,朝廷先前的投入全部白費了。天下又要輕視本朝了。”

如果朱祁鎮知道今年的災情會如此嚴重,去年他或許就不會下令討伐麓川,先忍一兩年,等緩過來勁再說。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只是這個時候,說什麽也不能停了。

畢竟糧食都已經運上去了,以一路上的消耗,即便退兵,之前運到雲南的糧食,也不可能轉運到北方了。早就消耗沒了。

而且這一次受災的地方,都是北方,以直隸,河南,山西,山東,鳳陽一帶。這些遠在雲南的糧食,根本緩不應急。

“那就沒有辦法了。”王直說道:“臣這幾日,已經嚴令戶部統計,山東,河南,鳳陽,山西,直隸,京倉的所有糧食。根本不能對應朝廷在這一地區的缺口。”

“臣按照之前災年估計,這些地方,今年夏稅,想都不要想了,大概要減免五十萬石到一百五十萬石左右的錢糧,而往多裏估計,想要不餓死人,並完成陛下想要的河北水利工程,大概要一百萬石到二百萬石糧食。”

“甚至更多。”

“但是朝廷在京城的各倉庫,不過儲備一千萬石糧食,去歲大水後,已經支持二百多萬石糧食,再加上原本的消耗,去年秋稅已經被攔截不少,進入京師的不過一百多萬石糧食。

所以,朝廷在北京的儲備不過七百萬石糧食。”

“而僅僅用在賑災上的糧食,就要支出少則一百五十萬石,多則三百萬石糧食。再加上百官與京營的消耗。”

“臣恐怕如果災情繼續下去,明年太倉的糧食就空了。”

朱祁鎮知道糧食有危機,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糧食危機到如此程度,他簡直悚然而驚,說道:“局面已經到了這種情況嗎?劉中敷怎麽不上報?”

王直說道:“劉尚書其實已經說了,他數次上奏陛下,請停止以工代賑之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只是從去年秋天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下雨了,而今但凡有一場雨。今年夏稅還多多少少能收上來一點。”

“有些話下面的人不敢說。”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說道:“朕知道了。”

讓人活命與讓人高強度勞動消耗的糧食是不一樣的。戶部尚書劉中敷顯然是出於節省糧食的需要,這才強烈反對朱祁鎮的以工代賑的方案。

這一點,朱祁鎮是知道的。

但是朱祁鎮不知道是,這背後有這麽大的危機。

朱祁鎮一瞬間有換掉劉中敷的心思,作為戶部尚書不能提前向他預警,這就是失職。

只是朱祁鎮瞬間按捺住了。

不管怎麽說劉中敷都是仁宗皇帝老人,是太皇太後的班底,也不能輕易動,而且現在也不是動他的時候。

而且王直所言,也不過是一個最悲觀的看法而已。

萬一,這旱情結束了。

下了一場大雨,就不用這麽難了。

朱祁鎮說道:“先生可有解決辦法?”

王直說道:“其實我大明並非沒有糧食,雖然大明糧食緊張,但是還是有的,只是糧食運到北方耗損太大。而在北方多湊集一石糧食,就是省南方三石糧食。”

“臣以為當務之急。”

“卻是想辦法讓百姓向朝廷捐糧。”

朱祁鎮說道:“讓百姓向朝廷捐糧?這怎麽可能?”

朱祁鎮太清楚百姓的習性了,不,應該是人的習性。不關自己的情況下,自然要唱高調,但是在真讓他們出血的情況之下,他們又怎麽肯做?

王直說道:“此乃正統二年應急之策,名為冠帶榮身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