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2/2頁)

楊溥心中暗道:“金英選得人不錯。”

李時勉與王振的恩怨,楊溥是清清楚楚的。金英安排好的證據,即便王振知道是假的,也會用的。

而李時勉這人選太好。

首先是李時勉名聲太高,天下人誰不知道,李時勉是什麽樣的人,決計不是私通瓦刺的人。

這明顯是冤案。

而且李時勉當過國子監祭酒,桃李滿天下,或許這些人官位不高,但是將事情鬧大卻是可以的。

有時候靠得太近反而不了解。

王振與朱祁鎮一向關系親密,在王振眼中,大概朱祁鎮還是當年的那位小爺,但是楊溥與朱祁鎮之間,早就過了好幾回手了。

自然知道朱祁鎮是什麽樣的人。

在楊溥看來,朱祁鎮乃是一個好皇帝。

什麽是好皇帝,就是以大私為大公,以天下為家。這樣皇帝對百姓是好的,但是對身邊人卻未必是好了。

皇帝最看重的是江山。而江山再次分解是什麽?是朝廷的體制。

楊溥發現,朱祁鎮登基之後,雖然有很多事情做,但是一般沒有越過朝廷體制而獨行的,凡是都是通過內閣,通過朝廷去做的。

因為皇帝很清楚一件事情,乃就是以一人治天下是不可能的,皇帝的權威要在內閣六部的加持之下,才能發揮到最大。

雖然朱祁鎮與他暗中各種算計,但是對皇帝與文官天然的合作態勢,看得最明白不過了。

王振一下小動作也就罷了。

朱祁鎮不會在意,這一點優容還是有的。

但是而今,首先王振越權了,皇帝可沒有讓王振查外面的大臣。其次,事情鬧大了,定然是百官群情激憤。

定然會影響朝政。

想想就知道,皇帝在這個時候會怎麽選?

一邊是滿朝文官,一邊是王振或者加上內官體系。

特別是皇帝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與瓦刺大戰,這個時候更是少不了文官體系的支持。

雖然宦官能做很多事情,但是不能做的事情更多。

“不過,這還不能將王振置於死地。”楊溥心中暗道:“我需在其中加上一把火。”楊溥拍案而起,大聲說道:“王振一閹奴而已,竟敢如此。我這就入宮。”

周忱說道:“此刻陛下不在京師,是不是先密奏陛下,等陛下回來?”

楊溥一臉憂心忡忡地說道:“詔獄是什麽地方?我怕陛下回來,李時勉焉有命在,此事只能去求皇後,不行去求皇太後。”

周忱心中一動忽然有些領悟,皇太後向來不管事的,為什麽去求皇太後了。

這就是楊溥的高明之處了。對付太監,最好的辦法從來是在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