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整頓九邊(第2/2頁)

朝廷的開支還能進一步壓縮。

但是這都是遠景。

眼前的問題是,朝廷剛剛不用支付一年八百萬兩左右的修河款。占據國家年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款項。

朱祁鎮想要與瓦刺打仗的姿態,誰都看得出來,楊溥也知道,這一戰即便朝廷不打,瓦刺也是要打的。

所以楊溥也在準備戰爭。

但是楊溥準備戰爭的辦法與朱祁鎮不同,楊溥準備戰爭的辦法,就是存錢。

楊溥是經歷過永樂北伐的老人,他太清楚打仗,打的就是錢。所以在臨戰之前,讓朝廷手中捏著更多錢。

而楊溥的存錢辦法,就是中國古代傳統的財政辦法,量入為出,想要更多的結余,就砍掉其他的開支。

楊溥的想法不能說錯。

但是這個想法滿足不了朱祁鎮。

朱祁鎮見證了海關銀,鹽稅這兩個開源的結果,故而他心中的心思更是放在開源之上,而不是節流。

而且再怎麽節流。有些事情也不能省的,比如朱祁鎮想修的邊墻,很可能是未來戰事的關鍵。

但是楊溥還停留在永樂年間武功之中。

不想深入草原遠征,不是因為打不贏,而是擔心找不到,空耗錢糧而已。

一旦瓦刺南下,在宣大附近做戰,那麽其勢在我,幾乎不可能打不贏的。至於在邊塞修什麽邊墻?勞民傷財,還不如存下了準備打仗的。

這不僅僅是楊溥個人的想法,朱祁鎮深入了解之後,發現這個想法在文官之中普遍存在。畢竟距離太宗皇帝最後一次北征,這才二十年左右。

這種思維慣性,也是非常正常的。

朱祁鎮雖然覺得瓦刺今非昔比了,但這話卻不能從朱祁鎮口中說出來。朱祁鎮如果說出來,豈不是證明自己未戰先怯。

影響多不好,氣可鼓而不可泄。

朱祁鎮想了想說道:“總要有備無患,而且朕估計也花不了多少錢。這麽多年邊將一直在請銀修邊墻,而今朝廷有些銀子,總是要做的。”

楊溥心中一動,似乎明白了幾分。

九邊畢竟是除卻京營之外,天下精兵所在。

將九邊將領修理一番之後,總要給他們一些安撫。想來這就是用來安撫九邊將領的。

楊溥雖然覺得朱祁鎮這樣做,未必多妥當,但是也無意阻攔了。說道:“臣遵旨。”

朱祁鎮與楊溥商議了都察院,刑部,兵部外派人選之後,楊溥就告辭了。

朱祁鎮送走了楊溥,眼睛頓時冷了下來。楊溥這一次舉動,讓朱祁鎮心中不滿之極,這一次,朱祁鎮心中生出換人的想法。

不僅僅是楊溥這一次做的事情,而是朱祁鎮與瓦刺大戰來臨之前的另外一項準備。事權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