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2/2頁)

有一句話叫做,三歲看老。

皇帝長大之後,固然是穩重了不少,但在這些老臣看來,其本質一點都沒有改變。所以面對朱祁鎮的想法。

王恕這些年輕一輩,受朱祁鎮的權威影響,接受起來比較容易,也不敢對抗朱祁鎮的權威,但是在這些老臣看來,他們所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擔心皇帝將事情給搞壞了。局面不可收拾。

面對同一件事情,卻有不同的反應。

王恕雖然在很多方面還是存疑,但是大體上願意以皇帝的意思來辦。建立起上下分級的法律體系。

至於有什麽弊端,將來還是有匡扶的余地,最少現在看來,這樣的法律體系,要比大明現在律例合編的法律體系要好上不少。

李賢也感到了自己失算。

王恕似乎被皇帝拉了過去。

不過,李賢也不是一心爭權奪利之輩,此刻他也反省,暗道:“我是不是想的有些多了。”如果皇帝的想法僅限於此。李賢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李賢還是留了一個心眼,說道:“如此一來,名為一部書,其實卻是兩部,你先修前代典章之變化,之後陛下要法典,且緩緩吧。”

當一件事情看不清楚的時候,可以先緩一緩。

王恕說道:“如果陛下問起來?”

李賢說道:“就說是我的說的。”

王恕想了想,也不覺得是激化矛盾的時候,畢竟朝廷最近也沒有閑著,很多事情都在同步推行,真要鬧出陛下與首輔不合,也不是朝廷之福。

雖然大明的首輔在權力上,與漢唐之丞相是沒有辦法比的。但在朱祁鎮一點點的放權之下,已經有了幾分丞相氣度。顯示得越發重要了。

王恕說道:“謹遵堂旨。”

李賢打發了王恕離開之後,心中也沉思了好一陣子,一方面是推敲朱祁鎮所推出的法律體系,另外一方面卻是推敲朱祁鎮的心意。

卻有一種聖心如淵,不可測度之感。

要知道這種現代的法律體系,朱祁鎮拿過來用很是簡單,卻不知道產生出來,是有多少能人智士的真知灼見沉澱而成的。

甚至非一人之功。

李賢真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有一種朱祁鎮學問大進,他而今都不認識的感覺。

不過李賢感嘆的事情也很短,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最緊要的事情,就是將答應皇帝的事情完成,給徐有貞弄一個刑部尚書的缺。

這一件事情說起來,並不是太好辦的。不過還難不到李賢手中,他連續調動了好幾個人,順便加強了自己的權威,也騰出了刑部尚書的缺,如此一來徐有貞上京的道路就算是打通了。

李賢做完這一切之後,他有一種感覺,今後後長時間,他就要面對這位徐刑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