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2/2頁)

因為很多百姓都沒有積蓄,他們根本不可能等上一兩月再賣出糧食,必須一收獲就要賣出,換成銀子,去交稅。或者說還高利貸。

朱祁鎮說道:“京倉侍郎是誰?”

劉定之說道:“楊鼎。”

朱祁鎮說道:“是楊榜眼。”聽到了是楊鼎,朱祁鎮就放心多了。

楊鼎乃是正統四年榜眼。說起來資歷也不淺了。

當然了,讓朱祁鎮放心的並不是楊鼎是榜眼,而是楊鼎家境貧寒,但是品行高傑,但是也是陜西坳老頭。

脾氣很倔。對人對事不留情面,這也就為什麽,楊鼎科名不低,資歷不淺,但依舊沒有混到六部高官。

僅僅是一個侍郎。

當然了,這個侍郎也是很重要的。

這個侍郎雖然掛名戶部,但實際上負責北京,通州,天津的糧食倉儲。大明儲備的兩千萬石糧食,都歸他管。

在這上面,也算是人盡其用。

劉定之說道:“正是宗器。”

朱祁鎮說道:“擬詔,令楊鼎管理天下糧倉,讓他將京倉交給副手,準備好立即出京,視察天下各種糧倉,回來之後,給朕一分章程,朕不管之前是怎麽回事?但是之後,大明倉儲一定要賬目一致,而且要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這一點,你親自去叮囑。”

劉定之立即說道:“臣明白。”

其實這也是朱祁鎮一個變通辦法。

朱祁鎮發現了,如果朱祁鎮想在六部之外,再加一部,很是困難。但是如果朱祁鎮增加一個侍郎管一攤子事情。卻很容易。

其實這已經有先例了,比如京倉侍郎,他的任務雖然與戶部有關系,但是很多時候有自己的衙門。

今後可以將京倉侍郎看成糧食局,是一個單獨的衙門了,唯一不同的是主官不過是掛了一個副部級而已。

比如而今管理大明大學中學教育的人,也是禮部一個侍郎而已。

估計將來事情越來越多,每一個尚書下面都有好幾個單獨建衙的侍郎。中央體制就不變而變了。

朱祁鎮說道:“還有火耗一事,劉卿以為該怎麽辦?”

並不是朱祁鎮逮著劉定之不放,而是劉定之的專長就是在財政之上,可以說是得了周忱的真傳了。

這種關於錢糧之上的事情,除卻劉定之很難有人給出一個具體辦法。

劉定之說道:“陛下,周文莊公在位的時候,已經鑄造銀幣,而今十幾年之間,鑄造了四千余萬枚。一半在官一半在民。”

“以臣之見,當從今日大力鑄錢,並規定市面之上,不許通行銀兩,只能通行銀幣。用銀幣納稅,也就不用繳納火耗了。”

朱祁鎮點點頭,火耗這一件事情,並沒有人提,但是朱祁鎮卻知道火耗在明末清朝是一大弊政。他先提出來了。而且這個解決辦法,他也是知道。他不過是引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