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2/2頁)

畢竟國家大事都在其中了。

冼景還想再說。吳與弼說道:“我將這天理報交給你來管,你能不能轉虧為盈?”

冼景說道:“弟子願意一試。”

“好。”吳與弼說道:“這些事情就不用給我說了,你就去辦吧。”

吳與弼早就知道一件事情,他是搞不定天理報,天理報在他手中,只能越賠越多。而冼景是商人世家出身,似乎有些主意,就放手讓他做了。

冼景很快,做到了第一點,將天津紙換成了少府紙,如此一來,天理報只能說賠得少一點。

如果賣得多了,冼景還能壓縮成本,或許就有一點盈利了。

只是這並不的可能。

明報經營了這麽多年,每一分發行不過數萬份,要知道這其中有一半被外地人賣走了。

而天理報雖然也有外銷,但是數量遠遠比不上明報了。

畢竟很多地方都稱明報為官報。

冼景很快就想出了辦法,他讓報紙騰出幾個版面。他與北京有名大商人商議一番。

不是打廣告,而是讓他們出錢請名家寫一些墓志銘,或者為他們父母寫一些傳記之類的文章。

要知道,這其實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歷史上李東陽清貧之極,每日都是為人寫這樣的文章來養家的。

而這些有錢人寫了這樣的文章,自然要想讓人看的。但是哪裏有報紙上能讓更多人看到,讓名家寫文,價格從來不低,既然這個錢都掏了,不在乎再多給幾個。而且名家的文章,質量上大體是可以保證的。

當然了,如果不能保證,也不是丟報社的名頭。而是丟某位名家的名頭。

於是乎,冼景這一手憑空為天理報社弄了每月千兩上下的收益,讓天理報社不僅僅轉虧為盈,而且能給工作人員發工資了。

冼景似乎可以冠上寫軟文的祖師爺了。

冼景有了一個好開端之後,又是費心在小說之上了。

不用朱祁鎮推廣,歷史上大明小說發展本來就不錯。而朱祁鎮建立很多學校,再加上報紙的盛行,本身就推進了小說的發展。

冼景敏感的察覺,似乎小說才能為報紙帶來更大銷量。

只是僅僅是這樣,讓吳與弼很滿意。

吳與弼可從來沒有想到,天理報還能不虧錢。

甚至為了打開生意,吳與弼親自為人寫了好幾篇悼文之類。一時間似乎形成了風潮,如果一個去世了,沒有在報紙上有悼文的話,就不能顯示出自己的身份地位。

不過,吳與弼也不是光關心天理報了,對冼景的事情也操心不少,他終於找到了一條門路,雖然不能直達禦前,但卻可以直達後宮之中。有時候枕頭風還是很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