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今年的年景

不等戶部尚書馬昂說話,韓雍說道:“陛下,這一件事情,臣可以解答一二。”

朱祁鎮說道:“韓卿請講。”

韓雍說道:“臣察各地雨水,從去年到而今,北方少雪,各地匯報讓臣有一種不詳的預感。今年的年景恐怕——,”他微微一嘆,說道:“臣不敢杞人憂天,但是也留一些準備。”

朱祁鎮聽了微微皺眉,如果這一些話,不是從韓雍口中說出來的,他是斷然不會信的。

但是從韓雍口中說出來了,朱祁鎮就不得不相信一半了。

首先,這一件事情誰也不能信口開河,如果說了並沒有應驗,這會嚴重打擊韓雍的政治威信的。

韓雍在內閣之中權威一日盛過一日,劉定之在很多地方,都壓制不了韓雍。畢竟韓雍不是尋常臣子,乃是上馬能平亂,下馬能賑災大臣。見的多,經歷也多,比起韓雍在地方上的歷練,劉定之遠遠不足。

劉定之的優勢在於對大明中樞的熟悉。

但是韓雍這一兩年之內,也慢慢的熟悉了中樞這一套運行規則。很多人都覺得韓雍是未來首輔的有力人選。

這樣的人怎麽會輕易犧牲自己的政治生命。

其次,就是韓雍本身的能力。

要知道讓韓雍從下面脫穎而出的事情是什麽?

不是平定大藤峽,而是賑災。江西旱災,他賑濟了數以百萬的災民。不生事端,最基本的社會秩序還在。

這樣的人,他說今年年景不好。

朱祁鎮怎麽可能完全不下相信。

而且朱祁鎮也知道。雖然這個時代並沒有專門的氣象學,但是有很多人還是可以憑借經驗,推斷出最近的氣候如何。

而且韓雍不提也就罷了,一提朱祁鎮自己也有感覺。

後世的人在辦公室裏,又有暖氣與空調。隔絕了人對大自然的感受了,很多具體的不同,很難感受到,或者感受到了,也不會注意到。

但是在這個時代卻不一樣。

縱然是皇帝,也有很多室外場合的禮儀活動。比如早朝。

早朝又稱禦門聽政,這可不是室內活動,要大清早的在奉天門外聽百官奏事的。與大自然的接觸無處不在。

再加上農業生產就是靠天吃飯。朱祁鎮想不注意都難。

朱祁鎮感覺,今年春天來得早了。

在過年之前,就好像來到了春天一樣,似乎整個冬天都提前過完了。

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

二十四節氣,其實就是古人對世界的觀察,甚至有更詳細的叫做七十二侯,合起來,就氣候這個詞了。甚至詳細到了每五日為一侯,當有什麽情況發生。

而今正月末了,很多情況都已經顯露出來了。

但是朱祁鎮也僅僅信了一半。

無他。朱祁鎮對韓雍的政治立場有些懷疑,他懷疑韓雍忽然說出這一件事情,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

天地氣候可以詳細分為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侯,但是人卻是不行的。人心比天地還難以揣測。

朱祁鎮沉吟片刻,說道:“韓卿,這可開不得玩笑。”

韓雍說道:“臣自然不敢在這一件事情上開玩笑,今日氣候不常,必有災異,只是到底會發展到什麽情況,卻不好說了。甚至不用等太長時間,一兩個月之內,必有應驗。”

朱祁鎮微微敲了一下桌子,說道:“楊鼎來嗎?”

楊鼎立即從後排出列說道:“臣在。”

楊鼎僅僅是一個侍郎,而今只能旁聽,沒有說話的分。

朱祁鎮問道:“韓大學士的話,你聽清楚了嗎?”

楊鼎說道:“聽清楚了。”

朱祁鎮說道:“去年各地倉庫準備的怎麽樣?”

楊鼎說道:“臣不敢辜負陛下所托,受命以來,南至桂林,北至大同,征用運河倉庫,並興建新的倉庫,總共有淮安,揚州,南京,九江,武昌,長沙,桂林,七倉,共有七百萬石糧食。”

“另外有洛陽倉,已經被樞密院征用了。”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拔五百萬石,進入各倉,你能容得下嗎?”

楊鼎說道:“自然是可以的。”

朱祁鎮說道:“這一件事情,就如此吧。剩下的充作軍費。內庫補足不足的。”

這樣一計算,一千二百萬兩的軍費,戶部出了九百多萬兩,內庫補足兩百多萬兩就足夠了。

只是事情如果這麽好辦,就不會拖到了現代。

“陛下,”一直沉默的吏部尚書李秉說道:“朝廷各地的開支,並不會這樣就結束的,另外一筆開支是各地吏員的開支。”

“順天府是首善之地,但是其他地方不是,如天津府為例,用吏員代替胥吏之後,每一個吏員一年俸祿,常俸加工食銀種種,每一個一年在十兩左右,而天津一府吏員數量就在兩千上下。這就是兩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