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第2/2頁)

朱祁鎮繼續說道:“那麽這麽多人反對,是為了什麽?自然是為了自己的快意?卿是做過地方官的,為什麽胥吏為惡?”

“朕將這個問題,問過大多數地方官,說什麽的都有,可見各有心得。”

“朕又問,如何才能讓胥吏不為惡。他們也各有心得,但是朕細細想來,無非是勤政而已。

這一點,很多官員都做不到,先生以為如何?”

“陛下英明,明見萬裏,臣佩服。”劉定之喉頭微微一動,最後還是說道。

劉定之很想反駁,但是他從下面一步步上來,對胥吏也是管過的,如何不知道朱祁鎮所言是實話。

就好像今日國子監的這個案子,真要細究的話,就有一個問題,長達數年,前後兩任,這兩任國子監祭酒,查看過這賬目嗎?

看過一眼嗎?

就不說,儒生出身的官員能不能精通賬目,就算是他看一眼就看明白了,但是他看過沒有?

答案是沒有。

因為這不是儒臣所為。

大明剛開國的時候,很多大臣都是吏員出身,甚至到公卿之位,而今這樣的事情,卻少之又少了。

其實大部分官員都是不合格的。科舉制度,並不教出來一個合格的官員,它只能選拔出來一個聰明的人,有道德的人。

甚至連是否有道德這一件事情,都要存疑。

胥吏的權力增加,其實就是因為官員的不合格。大量的官員根本不通朝廷之中各種規章制度,而各種規章制度又是一個政權,一個組織的根本。

他就需要幫手來辦事。

這也是很多師爺興起的原因。

如果一切改為吏員之後,這些官員就會面對這樣的問題,他們要面對這些精通這些事務的官員競爭。

別的不說,畢竟朱祁鎮選定了吏員,可不是賤籍胥吏,他們是有一路升到中樞的資格。

當然了,這種資格真要做到,卻需要承受很多打壓。

但是大量中下層官員,用這些人卻是無妨,甚至已經成為事實了。

國子監為什麽堅決的反對。

是因為監生是有做官的資格的。

雖然科舉興起之後,監生做官的資格大打折扣,但是還有一些監生能作為低級官員存在,而今這一條路子,被這些吏員給搶了。

這種天然的利益沖突,國子監自然是反對這個制度的根本。

甚至還有一些不好說來的原因。

皇帝為什麽喜歡用太監?

自然是大臣們不好擺布,而太監卻是天子家奴,自然是想怎麽辦,就怎麽辦,一言不和,要了他的性命,也不算什麽。

但是換了大臣,就不大好辦了。畢竟這些大臣有自己的操守原則與關系網,要注意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