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風聲先至

松江府。徐家。

徐春申夢幻一般的發家史,讓徐家成為松江最大的豪強。

甚至整個松江最大的府邸,也就是徐家的。

只是而今的徐家太爺,在接到了蘇州府的一分消息之後,就滿心憂愁。令子弟去請松江府之中各大家族來商議大事。

等十幾個都到齊之後,徐春申令子弟退去,關上大門,將手中的一封書信傳給下面的人,說道:“看看吧。”

這十幾個人都是松江府的頭面人物,但是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以綿業為生的。或者說以紡織業為生的。

即便主業不是紡織業,也與紡織業息息相關,比如崇明沈家,他家就是經營船幫的,從山東到松江運輸棉花,從松江到各地運輸布匹,大多都是沈家。

而且還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沈家水手,偶爾還充當一下大家的大手。遇見需要動用武力的事情,這些人就二尺寬的條子,就能從沈家請過來一批人來辦事。

在商業野蠻發展的情況下,這樣的事情是免不了的。

其中一個人皺眉問道:“這巡撫大人,是什麽意思?”

江蘇省的治所在什麽地方?

很多人下意思覺得在南京,其實不對。

不可能在南京的,因為在大明這個時空之中,南京有特殊的政治意義,是與江蘇平級,甚至還高一級的行政單位。

江蘇省怎麽可能將治所放在南京。

在揚州與蘇州一陣爭奪之後,最好敲定了蘇州。

無他,蘇州太富有了。

這一封從蘇州來的信,就是從江蘇巡撫衙門來的。

徐春申說道:“什麽意思?不就是王鐵面要來,他要我們好好收拾一下收尾。不要被王鐵面抓住把柄了。否則他只會落井下石,不會理會我們的。”

“如此一來,我們每年小一百萬兩送到蘇州,就這——”不知道誰說了一句。

一時間這些人議論紛紛。怨聲載道。

其實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常態。

雖然朱祁鎮放開了很多門檻,但是無形中的門檻,還是在的,如果冼景不是娶了公主,冼家的產業十輩子也不可能像而今這樣發達。

看似江南地區家資百萬的數不勝數,但是細細數來,每一個能傳出有家資百萬的未必真有百萬,但是都真有後台。

沒有後台的商人,都在殘酷的競爭之中被打掉了。

別的不說,有了商業糾紛,有些人能直接殺你全家,你怎麽跟人家爭?

甚至這個野蠻發展的時代,中小商人生活的更難了,並沒有太大的改觀。更多是被大商人以生產效率壓榨。

當然了,並不是說沒有普通人在這個時代暴富。

但是如果,能改換門庭聚集一個數千兩,萬兩上下的家財,卻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有更多,卻沒有後台的話。

這就不是福氣,而是禍端了。

看徐家就知道了。

雖然送到巡撫衙門的一百多萬兩,不僅僅是徐家出的,是在座所有人一切出的,卻也是徐家占大頭。

但是這每年幾十萬兩賣來了什麽?

不過,是提前一點點的風聲而已。更不要說徐家給銀子,決計不僅僅是一家。雖然徐家產業不小,但是徐春申卻知道,他家產雖然不少,但遠遠沒有外人想的那麽多。

倒不是,他賺不了那麽多。

對他來說賺錢從來不是一件難事。難事如果保留住家財,徐家年入五成都要上供。徐春申要巴結的決計不僅僅江蘇巡撫衙門一家。

徐春申說道:“好了,說這個有什麽用?這半年,都約束好子弟,不要搞出什麽幺蛾子,等王鐵面走了再說。”

王恕這幾年地方官的經歷,為他營造了非常好的名聲。

其實百姓稱呼王恕,乃是王青天。歷史上就有童謠:“二京十二省,唯有一王恕。”但是而今雖然不至於如此,但是百姓對王恕還是推崇備至的。

而各地豪強怎麽關說都不行,暗地裏都稱呼他為鐵面,甚至折在王恕手中的達官顯貴,還有兩個郡王。

更是讓很多人覺得惹不起。

所以,王恕下江南的消息一傳過來,就震懾住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人。

“這裏面還說,朝廷要征商稅。徐兄,這怎麽辦?”一個商人說道。

“是啊?今年北方棉花減產,我的織機都空了好一陣子了。”

“對,這兩年各地的棉布也都賣不出去了。只能走南洋,但是南洋又能吃下多少?”

“這要命的時候,還要征稅,要不要人活了。”

“——”

徐春申聽著下面的抱怨之聲,輕輕的揉著鼻梁,捏著酸澀的眼睛,一時間也陷入沉思之中。

徐春申能抓住機會,一躍而起,成為布業龍頭,自然是有本事,有手段的,特別是在經商之上,甚至比冼景還要敏銳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