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江蘇

徐州而今並不在江蘇。

而在安徽。

原因就是在運河上。

歷史上之所以將徐州劃給江蘇,是因為運河重要性,為了治水的時候,能夠統一協調。

但是大明而今的情況,與清代不一樣。

首先是運河的作用持續下降。

不管是海運的發達,還是馳道鐵路的大規模修建,都消弱了運河的重要性。

運河的重要性被消弱之後,在行政區劃分之上,就不要在這方面過多考慮了。

其次,就是治水方面。

曾經的黃河是通過徐州的。

如果徐州劃給安徽,治河黃河,就要河南,山東,江蘇,安徽四個省份協調了,以古代的行政效率,多一個部門參與進去,就多一個人踢皮球。

但是而今不一樣。

黃河已經改道了。

通過山東入海。

而今朝廷之中有一種想法,就是將大名府劃給河南。

大名府是什麽地方?

就是後世河南濮陽一帶。這一帶乃是建國之後,才劃給河南的,之前一直是河北的地盤。

為的就是協調治河黃河的時候,將何北省給舍去。

今後治河黃河就是河南山東兩個省的事情了。

可以說建國之後,將濮陽劃給河南,其實就是這種思路的延伸。

江南四府與江北兩府的境遇,簡直天地之別。

雖然大明已經竭力治理淮河了。

畢竟即便黃河不在了,治理淮河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大明皇室的祖陵就在洪澤湖邊上,治水的時候,還要有一個護陵的任務。

淮河流域的改善,決計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事情。

可見江蘇這種經濟格局,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王恕隨即開始問,他江蘇一些問題。

陳鉞如數家珍,好不怯場,似乎整個江蘇的情況都了然於心,不管是江北的鹽業,還有他提倡的將江北的鹽田,改種棉花。還有江南四府產業。

江南四府,可以用衣被天下來形容,但是其中也有不同,那就是蘇州更多生產的是絲綢。

因為絲綢太過精巧,很多時候,是不能用機械來工作的,既然不能用機械來工作,大工廠的分工合作,對原來的生產模式的沖擊,就不會太大。

而且蘇州府也是大明的時尚之都。

號稱北方宮樣,南方蘇樣。

樣,在這裏解釋為某種範式。流行款式。

北京宮樣,就是宮廷裏面的穿著。

其實在歷史上宮廷對時尚的影響力,是逐漸消弱的,甚至到了中後期,宮廷之中妃子,都以江南蘇樣為榮。

只是朱祁鎮雖然節儉,但是畢竟從後世而來的,很多事情都不能容忍。

比如,他如廁居然用馬桶。

為了他生活上的方便,他其實做了很多的改動,如蜂窩煤一般。只是很多事情,由於成本問題,根本不可能推廣開來。

但是流傳到了江南富豪手中,反而更加被推崇,畢竟他們要的就是別人消費不起的事情。

朱祁鎮本人的消費,其實並不是太高的。

畢竟每年維持皇宮開銷的數目,也不過二三百萬兩而已。

聽起來不少,卻不知道而今的皇宮可不僅僅是紫禁城,紫禁城外面,還有一個比紫禁城大上數倍的宮城。

還有南海子的皇家別院,維持這些建築本身就要花費很多人力物力。

裏裏外外的太監宮女,也是要給錢的。

再加上宮中妃子,皇後,乃至給群臣的賞賜,有些宮廷大宴的開銷,這種種算在一起的素質。

朱祁鎮自己的衣食住行,真要算起來,也不過每年一兩萬兩而已。

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對皇帝來說,不過是最基本維持體面的費用。

別的不說,就是衣服。

皇帝什麽時候,什麽天氣,需要穿什麽衣服。一年二十四節氣,很多衣服只穿一兩次,就不能穿,每年都要有新的。

而且很多衣服,特別是龍袍,一件龍袍不說材料,什麽金絲銀線,但是說時間,就要二三千個工時。

所謂天衣無縫,就是說龍袍上面根本沒有縫紉的地方,都是直接從織布機上織出來的。

可想花費。

這個規矩,朱祁鎮已經消減很多了。只留了四季常服而已。

所以真要算起來朱祁鎮的花費,比起江南某些富戶每年的花費都高不了多少。

而且另外一個原因,讓宮樣流行的原因。

就是劉定之改革的采購制度。

之前宮裏要什麽,都二十四監衙門下面有各種廠用來生產,但是這種官制的工廠,根本跟不上時代變化。

而劉定之改革之後。大明宮廷之中想要什麽,都是京城各大商賈撲賣,宮裏在撲賣價格上加上一成,然後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