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波又起(第2/2頁)

“打蘇州,打蘇州。”

一時間群情激奮,這些人一身短打,看上去與百姓無疑,但是此刻卻都跟著這些頭目向蘇州而去。

經過蘇州士紳與王恕兩方,長達數月的折騰,他們終於達成協議了,看上去這一場大戲要收場了。

但是沉默的大多數卻爆發了。

這半年市場上風雲變化,簡直如坐過山車一般。

是的,有些大膽的人,在這種變化之中賺了錢,但是對大多數百姓來說,這是難以承受的一年。

大部分都賠了。

今年沒有天災,但是人禍卻勝過了天災。

江南雖然富甲天下,但是江南的底層百姓與其他地方的普通百姓,也是一樣的苦哈哈的,一年賠了,不知道要過多少年苦日子。

是的。王恕一直穩定糧價。

因為王恕知道糧價是關系百姓生計。

但是以蘇州為中心的太湖平原,與其他地方並不是一樣的,因為經濟作物種植的太多,糧食自給率有多少,而今沒有人統計,也不知道。

常年從外地采買糧食,卻是有的。

王恕用來穩定糧價的糧食,一大部分都是外地的糧食。

只是百姓手中沒有糧食,他們種糧食的不多。而他們手中今日都賠了,也沒有錢。

只有一些往年的積蓄。

大部分百姓往年的積蓄也沒有多少。

也就造成了而今糧食並沒有漲價,但是百姓卻買不起的情況。

只是如果單單是這樣。

蘇州百姓還不至於造反。

更重要的是另外一點。

那就是江南的奴仆制度。

這個問題,之前都說過了。

特別是在大規模的工廠之中,大部分工人都不是工人,都是奴隸。有著非常強的人身依附關系的。

這種制度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奴隸工人的數量也在大規模擴張,一般來說,本地人是不做這個的,做這個的人都是江北人。

因為江淮地方水旱多發。很多災民不得已只能賣身為奴。

而徐春申產業之大,麾下更是有不知道多少這樣的人,有男有女。

說實話,雖然朝廷禁止,但是很多人都依附著徐春申活了下來。倒不是說徐春申與這些人有什麽恩德。

而是徐春申在,徐家的體制就在。

徐家的打手什麽的,都能賣力鎮壓這些人。

但是徐春申死了。

蘇州這邊還在爭奪徐春申的遺產,卻不知道這些徐家的打手也是人心惶惶,畢竟徐春申很多事情,下面人能脫得了關系。

他們自然無心管理。

對於很多強制管理的奴隸來說,這是一個大好機會。

就隨便撤了旗幟,就反了。什麽大周,什麽張士誠都是幌子而已。

他們這些人剛剛開始是為了逃走,但是他們發現似乎各地百姓也是窮困之極,幾乎一拍即合,於是就被裹挾起來,成了而今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