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項忠的面試

朱祁鎮讓韓雍離開之後。猶豫了一陣子,就派人請項忠過來了。

他心中已經有了傾向,但是聽一聽項忠的意見。

不過片刻項忠已經來了。

項忠縱橫宦海數十年,他二十一歲,在正統七年中進士,在從基層一步步的爬上來,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終於到了距離文臣之首一步之遙的地步。

如果說,他內心之中沒有一絲絲的激動也是假的。

只是他更明白,什麽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越是到了這個關鍵的時候,越是要謹慎。

韓雍要罷相的風聲,其實已經傳了很長時間了,甚至韓雍也向項忠暗示過,他推薦過項忠。

此刻皇帝見過韓雍,第一個見他,已經是很好的兆頭了。

他決計不願意在這個最後關頭失分了,故而深吸幾口氣之後,臉上又陷入古井無波的神色。

這種最基本的喜怒不形於色的修養,幾乎是每一個大臣的基本素質。

朱祁鎮見了項忠,雙方行禮就不細說了。

朱祁鎮說道:“而今群議洶洶,朕不得已,只能讓韓卿去首輔之位,只是首輔關系天下大事,不可有一日或缺。韓卿臨去之時,推薦了先生。卻不知先生有何教我?”

項忠說道:“不敢當,只是臣以為治國在於治吏,自從正統三十年來,陛下大興新法於天下,廢胥吏,改賦稅。所作所為,必須依靠百官之力而行之。”

“只是,百官怨聲載道。臣以為君臣之間,乃是陰陽相輔也,此乃朝廷第一大事也。”

朱祁鎮說道:“怨聲載道?何事如此?”

朱祁鎮還真不知道這一件事情。

倒不是下面有意騙他。

而是這對朱祁鎮來說,是一個信息上的盲點。

錦衣衛更接近軍事情報方面,即便有民間的情報,但是對於官場的情報,卻是隔了一層,至於東廠,雖然東廠更偏重於監視百官造反,謀逆這些大事,甚至有些貪汙的官員,東廠也不都不是太在乎的。

至於一些官場怨言,更是不會多管。

大明官場上的信息,朱祁鎮更多是通過奏疏,還有一些密折。

但是大多數官員,都是報喜不報憂,更不要說大明的題本,要向從下面傳到朱祁鎮的手中,不知道要經過多少人的手,很多都是公開的。

而朱祁鎮也不是雍正,雖然有密折制度,但是朱祁鎮真正給予銀章的,賦予密折特權的,也沒有多少人。

大多都是進入過內閣,還有就是在外領兵的大將。

這些人也不過說官場上一些風言風語。

項忠說道:“自從考成法之後,每每催逼,限期一考,動則扣除俸祿,消磨資歷,更不要說變法以來,事務紛雜。千頭萬緒,又沒有先例可以遵從,更是勞心勞力,這幾年來,陛下或許沒有注意過,各地衙門,不足六十者,亦紛紛致仕,實在是不堪重負。此其一也。”

朱祁鎮摸摸鼻子,他還真沒有注意過。

說起來,這也是朱祁鎮的原因。

或許有幾分上從下效的意思。

朱祁鎮雖然不如太祖親政,親決大事,但是他抓大放小,具體行政由內閣處置。所以真正說起來,朱祁鎮親政之後,這幾十年來,大小事務,從來是一件接著一件。前期還是以征戰為主,地方上還算平靖。

但是後期變法,有了考成法之後,更是不知道多少事情,讓百官來做。

這種做事的頻率,對於朱祁鎮印象之中的政府,並不覺得有多少事情。

但是朱祁鎮以後世行政效率來衡量的。已經讓很多官員感覺承受不了。

不過,朱祁鎮心中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卻沒有改變的意思。怎麽吃朝廷俸祿,就要為朝廷效力。

又不是讓他們來養老的。

大明官場雖然事務繁多起來,但是總比不上後世九九六。

項忠繼續說道:“漠北大定以來,天下承平,百業興旺,京城尤其是如此,臣登外城眺望,四方皆是屋舍,綿延無垠。誠乃盛世,自從罷兵以來,糧價數年都在二百五十文左右,甚至豐收之年,鬥米十錢也有過。貞觀開元不過如此。”

朱祁鎮聽了項忠的誇獎,心中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聽項忠話語一轉,急轉直下。說道:“然百業興隆,京城之居,大為難也。”

“六部官員每年不過百兩,然京城一房舍,皆數千兩也。有價且無市。衣食住行,皆比他城貴出數成。縱然朝廷將所有俸祿,都折算金銀,京師小官,一家數口,不過糊口而已。”

“然京城豪商,一擲萬金,紙醉金迷。以至於而今有先立業,後為官的說法。唯有家中有產業,方可為官,否則難免貪汙,為都察院所察。”

“臣也看過刑部卷宗。誠有有負聖恩者,但也有不少,其情可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