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太子西征

劉大夏說道:“獻俘。大戰之後,平賊滅國,身為主將難道不改回京,告慰祖宗嗎?”

太子心中一動,說道:“的確,這個理由實在是合情合理。”

雖然大明這幾十年來,可以說是滅了好幾個國家,麓川,朝鮮,安南,渤泥,滿刺加,淡目國。

但是不管怎麽說,滅國都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

每一個滅國的將領都有很隆重的禮儀。

即便數年之前南洋之役,滅了渤泥,滿刺加,淡目三國,主要將領也都回京告廟獻俘,只是太子要坐鎮南洋,也是朱祁鎮有意讓太子留下來了,主持遷移藩王的事務。

與之前不一樣。

之前朱祁鎮精力旺盛,沒有半點衰老的意思。群臣雖然想讓太子回京,但是並不迫切。

而今卻不一樣了。

朱祁鎮一度昏迷近日,很可能就此去了。

大明帝系傳承處於非常危險的地步,甚至很多一想到當日之事,都冷汗直流。

他們只要想到,太子不在京師,反而伊王在京師,一旦皇帝去了,登上大寶的究竟會是誰?就有幾分魂不附體。

為了解決這個隱患。

所以,太子回京已經是朝野共識了。

只要太子有一個正當的不容拒絕的理由,滿朝上下都有想辦法讓他通過的。

所以太子作為主將滅兩國,開疆擴土,回京告廟,實在是太理所當然一些了。

即便是皇帝,也未必能想出什麽阻攔太子回京的理由了。

太子一想明白這一點,頓時激動的臉色潮紅,說道:“好,劉公不愧為國士。”

劉大夏說道:“臣不敢居功,臣有今日都是殿下提攜。”

劉大夏作為太子陣營文臣之首,在天下人眼中已經預定一任內閣首輔之位了。

並不是因為劉大夏的官職多高。

其實就官職來說,劉大夏在大明文官序列幾十名開外。說起來根本輪不到他。之所以這麽高的評價,就是因為太子對劉大夏的看重。

太子既然做了決斷,他就對英國公張懋說道:“我此去西洋,南洋就要靠你坐鎮了。”

英國公張懋還是有些擔心太子的身體,說道:“殿下——”

太子與英國公張懋幾十年的交情,不用說明白,就能明白英國公張懋是什麽意思,他哈哈一笑,起身站立,從一遍的墻頭上摘下一柄長劍,一劍斬向茶幾,頓時一分為二,說道:“孤還沒有到弱不禁風的地步。”

南洋多產上好的木料,而太子府所用的木料更是上好的紅木。質地堅硬。

太子所用的長劍固然是一等一的精良,可以稱為寶劍。

但是寶劍畢竟不是刀,不利劈砍。而且這麽多年的演化,劍大多是禮器,而不是兵器。

太子一劍而下,如此順利,可見太子當年功底,不管是臂力,用勁之道,都還沒有丟。要知道太子小的時候,在朱祁鎮督促之下,可是練了好幾年武藝。

只是英國公張懋比太子更了解太子,他能看出來,太子還是不如當年了。

恐怕能斬出四五劍之後,長劍就要卡在木料之中了。

不過,太子的決心,張懋卻感受到了,他說道:“臣明白了,請殿下放心,有臣在南洋上下,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好。”太子說道:“事不宜遲,就此出兵吧。”

大軍出動也不可能那麽快。雖然有太子的督促,也是在三日之後,才匯集各路船隊。

總共有數百艘大船浩浩蕩蕩從淩州港出海,一路向西而去了。

其中一旦半都不是軍船,而是民船,乃是冼家的船只。

雖然在汪直打通從淩州港到獅子國的航道,但是這個航道並不是太太平的。

很多阿拉伯海商,發現生意做不下去了。

畢竟這些阿拉伯海商最多只能在淩州拿貨,而大明海商卻能用江南,乃至內地直接訂貨。降價的底線要高出太多了。

阿拉伯人是無法與大明商人競爭的。

他們幹脆不做海商,做起了海盜。

雖然而今大明軍艦已經完善了戰列線,也就是大明水戰戰陣之中的一字長蛇陣。這種打法,讓大明水師根本沒有什麽對手。

但大明水師沒有對手,並不代表大明海商沒有對手。

大明始終不讓商船加載重炮。

雖然而今船只也漸漸分出專門的戰艦與商船。但是這種分野並不是太清晰了,就好像冼景這樣的大商賈,如果允許他們裝備重炮,冼景就能一古腦拉出幾百艘裝了重炮的商船。即便每一艘不可能裝載太多,就十門炮,那也是遠遠超過了當年滿刺加,亞齊,淡目國三國水師聯合的實力。

如此一來,大明商船即便有小炮,但是對阿拉伯商船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